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为东南亚某国做了一个城市交通项目,光前期调查技术人员就派去了四五批,每一批都是几十个人。但最近这个国家发生了政治动荡,该项目一下子被无限期推迟。
该公司董事长徐玉棣12月12日在“首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上告诉记者,这种政治风险对在海外开展业务的公司影响非常之大。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
徐玉棣所说的政治风险,其实属于国家风险的范畴。一般而言,国家风险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包括战争、社会动乱、军事政变、经济危机、外汇管制、政府违约、征收、债务重组等。
伴随中国经济“走出去”的范围日益扩大,中国企业和资本与国家风险的“接触面”也越来越多。禽流感、纺织品保护措施、阿根廷金融危机、伊朗核问题、印度洋海啸等,似在天涯,实在咫尺。
记者采访时发现,国内很多企业对防范风险考虑得并不是很多。由于对内贸易非常成熟,很多企业用国内贸易的模式去做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外国的金融体系重视不够,或者利用得不够,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了一些困难。还有很多企业对信用风险概念并不陌生,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以及有关工具的使用还远远不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93%的出口均是在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和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
去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家风险较低但也要有若干年亏损的准备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去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家风险较低,但中国企业去这些地区发展,仍面临较大风险。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12月11日在北京发布的2006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中国企业要到美国开展业务,必须与美国媒体搞好关系;如果去欧洲发展,中国企业则应该有相当雄厚的实力。
该报告提示,美国人最为骄傲的就是其媒体开放度,许多看似商业投资上的事务,一经过媒体报道与评论,马上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公共问题。一旦媒体对该问题给出一个结论性解释,哪怕是一个不客观甚至错误的解释,其形成的“民意”就无法更改,它会影响政府采取必要的行动。
“在欧洲开办企业,中国企业要有相当雄厚的实力。”该报告说,中国企业如果只看营业额,不考虑费用支出,投资结果很可能是不理想的。这是因为,欧洲国家尤其是在英、法、德等国的雇员工资特别高,福利很多,成本费用水平较高。
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也应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欧洲各国关于雇员比例、员工社会福利保障的法律制度很严格,经营法、税收法等也很复杂,中国企业需要有一个了解和习惯的过程。而且,在一些老牌欧洲国家,工会势力相当大。有一家中国陶瓷公司收购德国公司后,因解雇了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受到工会组织的抗议而无法正常运转。
中国信保总经理唐若昕说,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包括国家风险,还包括地区、行业、投资环境的风险以及买家风险。根据历史交易记录,中国信保在美国的赔付率是最高的。
唐若昕建议,中国企业决定到发达国家做生意时,可以依据《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判断国家风险,但做生意不能仅仅依据它。
“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最容易做好的市场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价格,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更关注品牌。而中国企业的优势仍然在成本,劣势在品牌。
“中国企业去发达国家打市场,要准备若干年的亏损。”张维迎说。
去发展中国家投资风险较高也是目前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
“我们的体会是,对国家风险不要怕,怕也没有用。”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刑炜说。
到目前为止,中国普天已经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是防范和化解贸易信贷国家风险的最常见的做法。”刑炜说,中国普天有1.3亿美元的收入是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实现的。
“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看到《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中兴通讯在国际化过程中也许会少走一些弯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为贵告诉记者,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对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风险有一个总体判断。但遗憾的是,中兴通讯此前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权威的、全面反映不同国家风险情况的信息渠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
根据上述报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正从传统的东南亚、北美,向非洲、拉美、中亚以及俄罗斯等地转移,这样也就从国家风险相对较低、较为熟悉的地区,向国家风险相对较高、较为陌生的地区转移。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孙晓霞以境外工程承包为例说,中国企业去年在亚洲、非洲市场上完成的营业额之和,占海外市场的70%左右,同时我国对大洋洲、非洲的投资增加了1倍以上,特别是在能源开发领域,我国的对外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国家风险最高的非洲、拉美以及中东、中亚。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介绍说,许多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不熟悉,运用东道国法律及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风浪。一些企业的境外投资决策盲目性强、成功率低。以纺织业为例,目前在蒙古、越南、柬埔寨等国就有60多家中资服装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对投资对象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不了解,是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中国电池生产厂家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白象”牌电池。但由于白象的英语译名whiteelephant是指“昂贵而无用的东西”,该品牌电池销量不佳。
魏建国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与178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联(混)委会磋商机制。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商务部将加大经济外交力度,充分发挥磋商机制作用,推动与有关国家签署投资保护、司法协助、领事保护、社会保险等政府双边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