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著名的史迪威公路
到武警交通部队工作后第一次下基层,我去了贵州的晴隆。部队在那里修建高速公路。一路上道路坑洼不平,车子不由自主地在上面舞蹈,我们也跟着上下颠簸,东摇西晃,真切地体会到了贵州“地无三尺平”的那句老话。
教导员路上告诉我,部队承担的8公里路段施工任务,虽然不算太长,但这段路却很有历史意义。我问他有什么历史意义,他说抗日战争期间,军人们在这里开辟了一条通往缅甸的运输线,改造了著名的“24道拐”,如今我们武警交通部队又将在这里修筑一条富民高速公路。我突然想起来了,问他这是不是史迪威公路?他说,没错,是史迪威公路。我异常兴奋,原来这还真是一条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的特殊的道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相继占领了长沙、衡阳、桂林、南宁,攻入贵州的独山,切断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援助中国战场和赴缅远征军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史迪威将军为代表的中美联军被迫开辟了“史迪威公路”。晴隆正是这条战略公路的咽喉,美军1880工兵营和中国国民党工兵部队相继开进这里,对这条历史旧道进行了改造和维护。
我们来到“24道拐”脚下,抬头仰望,只见一条“蟒龙”左盘右旋,沿着山坡扶摇而上,钻入云天,直达最高处的“鸦关”。教导员告诉我说,“鸦关”又叫“半关”,高达1799米,以险雄而名噪滇黔。明朝嘉靖年间,贵阳文人周文化由此路过,目睹艰险,有感而发,写下了“列戟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的诗句。
我们下了车,沿“24道拐”徒步而上,脚底浮云缭绕,烟气茫茫;头顶崖石狰狞,“盘龙”缠绕,不见首尾。弯道的挡土墙用山石砌成,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战乱,依然完好无损。来到山顶,往下看去,云海升腾,弯道如同逃往谷底的游蛇,一会儿钻入草丛,一会儿穿过树林,时隐时现,诡秘异常。据史料记载,当年中美联合运输车队在“24道拐”上结队而行,十分壮观,每个月运送的物资都在一万五千吨以上。“24道拐”以它坚硬的脊梁托载着炮枪,托载着弹药,托载着正义的力量,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神圣的使命。这条崎岖艰险的道路,帮助我们最终赶走了敌寇,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承载了历史的沉重与光荣的道路,半个世纪以来,竟然一直被张冠李戴,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那张二战时期拍摄的彩色全景老照片,曾经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画面上,一队大卡车沿着蛇形山道爬行,从幽深的谷底驶向险峻的山顶,但历史专家们一直误认为这是滇缅公路的其中一段。直到2002年,一位名叫戈叔华的史学家到晴隆实地考察后,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站在部队施工工地上,“24道拐”一览无余。那一刻,我的心灵被一种巨大的力量冲击着,激荡着,震撼着。如果说灾难像失败一样也是一种财富,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太多太多用灾难堆积起来的财富。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就好像在那“24道拐”上负重而行,曲曲折折,反反复复,但却百折不挠,坚贞不屈,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联合世界上所有正义的力量,改写了历史,让过去屈辱的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通向民族自由与富强的光荣之旅。
我们交通部队修建的一座座桥、一孔孔涵洞,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替代那一个个弯道了。
站在山巅,静望“24道拐”,就像站在历史拐弯路,注视着我们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一路磕磕碰碰,曲折艰难走来的中华民族,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踏上了自己的坦途,改革开放使脚下的道路越走越宽,宽到与整个世界相连。
哦,“24道拐”!你不仅仅是一条被遗忘在山间的功臣路,你更像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永远提醒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