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安全形势严峻,终端市场菜价偏高,田间地头“菜贱伤农”,是当前居民生活、流通市场和农民增收中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三个关系民生的大难题?宝鸡市的一项管理创新应该是牵住了“牛鼻子”,有望“一箭三雕”——
恒丰园模式
12月6日晚9点,恒丰园农产品市场农药检测员袁三宝开始了他的重要工作:抽检在该市场交易的一车车蔬菜农药、重金属是否超标,并将抽检结果备案。
这是宝鸡市工商局蔬菜安全管理的试点市场。2006年开始,该市场配备了蔬菜安全自检设备,对在此批发的蔬菜进行抽检。检验合格者被发给“经检验合格蔬菜”的牌子,而两次检验不合格者,市场将解除协议,不再允许其进场销售。同时,对蔬菜零售进行登记,登记进货渠道、时间、品种、数量。在市场上,分区标明“经检验合格蔬菜区”和“自产蔬菜区”,没有经过检验的蔬菜在自产蔬菜区销售,让消费者比较鉴别,明白消费。
蔬菜农药及重金属检测设备是市场投资配备的,检测人员则是从农业局请来的专业人员。恒丰园市场的负责人说:“市场不仅仅是流通销售场地,更应该为蔬菜安全把好关口。为消费者负责是市场的生命线,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把市场当品牌来经营的。”
在蔬菜来源方面,恒丰园农产品市场目前已经和25个蔬菜基地签订了协议:基地为市场提供所需品种蔬菜,保证无公害、无污染、农药与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市场为基地优先提供销售场地、渠道,无偿提供营销信息,包括品种、质量、数量、价格及上市时间,并提供籽种、技术服务。宝鸡工商局市场科科长马振中认为,基地和市场的直接“对接”能有效防止“菜贱伤农”的出现。据恒丰园市场的王永生主任介绍,市场提供的品种信息、全国其他大产地蔬菜上市信息,使基地蔬菜生产者种植了合适的品种并在上市时间上错开了其他蔬菜大省的上市时间,保证了蔬菜价格和农民收入。基地种植户也能自觉地在蔬菜上市前25天停止使用农药,蔬菜安全抽检的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
陈惠宏是宝鸡奥利达蔬菜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组成基地的形式为恒丰园市场供应蔬菜。陈惠宏感叹:“这一行就是‘靠信息生存’,而恒丰园市场在信息和销售上帮了我也帮了种植户不少忙。”
“市场+基地”也促进了农民的集约化经营。由于市场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运输,统一销售,使得小户经营难以直接进入市场,可以说“逼”农民进行集约化经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
前所未有的“高度”
宝鸡工商系统的一些干部说,对蔬菜监管的尝试和改革,是工商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有人把蔬菜管理的创新看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先行之举。能把蔬菜管理放到这样的高度和重要性上,前所未有。宝鸡工商系统干部们雄心勃勃的背后,是宝鸡作为陕西省改革试点城市的“大背景”。
为了加强对蔬菜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宝鸡市工商局市局、各分局、22个工商所都配备了食品检测仪器,可检测22类食品,蔬菜农药残留在20分钟内就可出结果。市工商局在10个较大的蔬菜食品市场配备了电子监控系统,每个市场安装8个摄像头,市局有监控中心,相应的分所也有视频监控,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如此硬件配备,在省内唯一,国内也属罕见。据当地群众反映,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后,菜市场的小偷基本绝迹了,市场秩序和市场面貌大有改观。市场科科长马振中说,他们的目标是集贸市场超市化。
从西瓜到芹菜,“菜贱伤农”今年在陕西省若干地区发生,着实给农民和为“三农”服务的政府部门上了一课。虽然宝鸡不是重灾区,但是宝鸡相关部门以此为鉴,未雨绸缪。恒丰园模式就有避免“菜贱伤农”的目标设计。初步看来,“市场+基地”对避免“菜贱伤农”已经起到一定作用。
任重而道远
恒丰园模式运行不到一年,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还没有明显感受到蔬菜安全的提升。市民普遍担心的是:市场的抽检流于形式或被菜商蒙混过关,担心工商监测能不能到位或坚持。而管理工作的繁重也让人们很担心工商系统能否落实其管理责任。一位老同志说:“蔬菜安全管理和市场管理,是细活、累活,是繁浩的工程,没有非常的决心和非常的付出,恐怕拿不下来;啥时候我们的菜篮子安全真的实现了,说明我们的服务型政府转型成功了。”广大市民对这项艰巨的工作充满期待。
市场+基地,缩短了流通链条,菜价应该降。但是,宝鸡今年的菜价没有下降。恒丰园市场的王永生主任说,由于菜价不降反升,市上有人质问过他们,认为占宝鸡市区蔬菜批发大部分份额的恒丰园市场有责任。“我们的投入还没有经济回报,怎么会是我们抬高了菜价?”王永生觉得委屈。据悉,目前市场+基地模式仅仅占恒丰园市场蔬菜交易的7%,因此,没有带来相应的菜价降低,也属正常。但是如果市场+基地模式大规模推行后菜价依然不能合理回落,则属不正常了。
至于新模式带来的农民受益,目前主要体现在信息受益和集约化经营上,当然,这仅仅是开始,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蔬菜安全能否切实保障?蔬菜价格能否稳中有降?菜农收入能否稳步增加?蔬菜管理牵动着整个城乡的利益和福祉。“菜管”创新责任重大,宝鸡工商、农业部门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樊彦彬 韩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