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锦屏县钟灵乡高寨村农民杨昌立造出了一架适合山区耕作的耕田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翻地、耙地等一系列耕地过程,并具有重量轻、造价低、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十里八乡的大新闻。 据杨昌立介绍,该机以4.5马力柴油机作为动力,通过自行设计的变速箱带动削泥刀把生硬的泥块削碎,实现犁地、耙地一次性完成,能够大大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今年59岁的杨昌立迷上机械制造这“玩意”,还得从17年前说起。那年他承包了村里的发电站,同时用打米机和榨油机从事加工业,但由于离县、乡较远,平时机器出些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就自己动手,以后就逐渐迷上了机械制造。
杨昌立所在的高寨村农田分散,山高坡长,一直靠牛耕人挖,劳动量大,效率较低,遇到抢水打田,时有村民大打出手。杨昌立一直在想:能不能用柴油机作动力带动什么犁田,为群众排忧解难?1993年春,这个“机械迷”再也忍不住,索性在自家水田旁盖起一栋“试验车间”,潜心搞起研究来。
杨昌立的“雄心壮志”不仅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还引来了村民们的讥讽。他的妻子甚至几年没有和他好声好气说过一次话。为筹集研制经费,他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含泪把给全家带来幸福的、也最值钱的家当———2台柴油机卖掉。后来甚至瞒着家人用房子作抵押,到信用社贷款4000元。由当初全乡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变成后来的穷光蛋,杨昌立成了乡亲们的笑料,成了不务正业的“反面教材”。但无论什么时候,他始终坚信:“研制出来的机器一定能给山区群众带来便利。”
对于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杨昌立来说,这些都算不上是大事。“自己文化水平太低才是拦路虎!”开始几年,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收集各种机械原理和制造方面的资料上。可是有许多资料内容深奥,读起来如同天书。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在“车间”里一字一句地学,一张图一张表地看。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小问题,他不得不到几十里外的乡镇找人请教。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努力,他基本能够自己制图和制作模型了。
杨昌立说:“要把图纸和模型变成现实的东西,困难就更大了!”为了让厂家按自己的设计制造零部件,他经常往返于锦屏、天柱和湖南靖县等地,因为不是批量生产,机械厂收费很高。有一次,他在靖县制造一个齿轮,连住宿和加工费用就花去8000多元。
2000年,他的研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解决了如何把高速运转的柴油机降减为适合耕田机行走的速度和耕田的速度。他经过无数次精密计算和反复设计,制出了变速箱模型。并马不停蹄地往天柱、湖南靖县、会同等地找厂家铸造。变速箱完成后,杨昌立组装上开到田里一试,顿时就把土地翻开了。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从来不喝酒的他高兴得当晚喝了个大醉。
“可是好景不长,耕田机没几天就不动了。”杨昌立说。经过反复检查,发现是变速箱里一个蜗轮被磨平了!工厂技术员建议他改成铜质铸造。可是他跑遍了本地和附近几个县都没有买到需要的铜棒。后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趟跑到上百公里外的湖南怀化去买。谁知花去了5000多元不说,用铜棒制成的蜗轮还是很快被磨平了。他说:“我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又一次接一次地捧起那些熟悉的书本,一遍又一遍地查图纸看,最后终于找出了原因:蜗轮必须在20个齿轮以上才可以正常省力运转。“剩下的事情就是小菜一碟了!”他坚信。
当永不停息的嘟嘟声打破山里的宁静时,村民们蜂拥而至。他们真有些不相信老杨的成功。据杨昌立介绍,他制造的耕田机总重量仅40多公斤,适于山区使用,造价只要800元左右,比市场上的同类机型少2000元以上,耕一亩地仅需一个小时左右。
杨昌立的耕田机研制成功后,锦屏县科技局和乡领导多次前来了解情况,对他的创新精神积极肯定。前不久,湖南通道还有几位老板慕名前来洽谈投资生产事宜。目前,杨昌立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它尽快批量生产,服务山区农民。 作者:王远白谭元勇王斌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