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明年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在这四大目标中,有轻重缓急,有多年来一直在做且有较为成熟经验的工作,也有新的任务,需要区别分析和认识,保证重点目标的完成。
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途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控制住失业率,将是贯穿于整个“十一五”规划的工作。从多年的经验以及今年经济运行状况和就业形势来看,明年做好这两项工作应该有把握。
物价调控的问题略显复杂。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另有迹象表明,明年能源和主要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仍将小幅上涨,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上调方案将陆续出台。由于物价问题的敏感性,特别是物价与拉动内需的相关性,物价的调控将是明年宏观调控工作的重头戏。有关方面必须深入调查,摸清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持物价稳定。
相比较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将成为明年调控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收支状况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往多年着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以及出口创汇的外贸重点目标,在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保持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正越来越多地引发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长期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国内资金过于充裕,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对物价稳定造成潜在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难题等一系列新矛盾的产生。如果任凭这一状况长期存在,必将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明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这一新的调控目标,是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调控内容的新认识。为此,我们需要加强财政、货币、贸易、产业、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政策杠杆和产业引导,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外贸增长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既要转变出口方式和利用外资的方式,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先进技术、重要原材料、关键设备进口,稳步扩大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并努力择优引资,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同时又要加大进口,多渠道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难题。显然,进出口政策的调整,特别是进口政策的选择,将是明年调控工作的新课题,值得密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