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12月19日电(记者李慧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再到“第三国对第三国”,搭建国际投资与合作大平台,每年9月8日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厦门最令人瞩目的城市名片,也成为中国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主的国际性平台。
与中国各地举办的各种投洽会一样,项目与资本对接是厦门投洽会的主要内容。“但是,与其他投洽会不同的是,投洽会的‘厦门模式’,已经使它成为投资项目的孵化器,资本与项目对接快捷高效的平台。”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李流泉这样评价。
信息双向透明,对接撮合系统务实高效,李流泉所说的“厦门模式”,10年来使上万个项目的洽谈对接卓有成效。
10年来,有超过400家跨国公司参加过投洽会,共有11362个项目签约,600多亿美元通过投洽会进入中国市场。
从2000年第五届投洽会开始,推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成为投洽会的另一主题。境外招商机构各种投资说明会,像几年前国内的招商引资展团一样纷至沓来,投洽会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双向投资平台。
2006年的第十届投洽会上,共有14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招商机构参展,规模为历年最大规模,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的关注。
投洽会还发展为世界多向投资的大平台。2004年第八届投洽会首次规定,参会各国可以在投洽会期间与中国以外的第三国或地区签订投资协议。在2005年的第九届投洽会上,菲律宾客商就借助投洽会的平台成功实现对马来西亚的投资。
“从推动‘引进来’到促进‘走出去’,再到‘第三国’与‘第三国’对接”,李流泉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投洽会主题将日益丰富。”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