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广州日报报道,聋病主要有中耳炎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两种,前者占了20%,后者占了80%。中耳炎耳聋的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而感音神经性聋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正敏在“院士论坛”上透露,中国的科学家已经从耳蜗里找到干细胞,并且在实验室里培养出听觉的毛细胞,感音神经性聋有望可以治疗。
感音神经性聋尚无治疗良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世界中度和重度耳聋的患者有2.5亿。聋病主要有中耳炎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前者占了20%,后者占了80%。王正敏表示,中耳炎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和手术等方式治疗,耳显微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可以达到85%以上。此外,中耳炎还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但对于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据了解,长在耳蜗里的毛细胞能将以声波形式的机械振动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传递给大脑。出生时毛细胞发育不正常的人或因外伤、疾病、环境因素和衰老而丢失毛细胞的人就会听力下降乃至丧失。对于绝大多数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的治疗仅限于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王正敏表示,就目前而言,这些方法还不失为可用的选择,但它们并非真正上的自主听觉功能恢复。
中国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王正敏院士提出了生物学的干预的四个方面,分别是细胞死亡预防、用基因治疗方法操作可表达的基因、抑制负调节基因、干细胞治疗。他表示,许多致聋基因已被确认,对了解听功能和听损失的分子机制走出了第一步。毛细胞死亡有噪声、药物和老龄等原因,预防工作就是要避免毛细胞脱落,早发现早干预。在干细胞治疗方面,王正敏带领的团队从耳蜗里找到了干细胞,并在实验室实现了干细胞分裂出毛细胞,这意味着感音神经性聋有望可治,也使中国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音量超90分贝会损害听力
噪声是损害听力的一大元凶。据王正敏介绍,在美国,有1000万人在噪声下工作,而在欧洲,这个数字达到了2500万~3000万。根据国外的研究,噪声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能减少0.2%~2.0%的GDP。美国一年因为聋病的福利开支达到1540~1860亿美元。“50%的聋病是可以预防的,最主要就是减少噪音和慎用药物。”然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听MP3,乘车、工作甚至睡觉都用耳机听歌曲,这个现象引起了王正敏院士的注意。
据了解,市面上的MP3产品,有的最大音量能达到120分贝。王正敏院士说,一些年轻人喜欢刺激,往往把音量开得很大。“音量超过90分贝对听觉功能是有害的,连续听超过半个小时,有听觉受损的危险。如果音量超过90分贝,每天连续听半个小时,一个月下来,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可能性比较大。”
年轻有耳疾人老后听力更差
“听觉细胞是要为你终身服务的,死一个就少一个。”王正敏院士说,哺乳动物无法本能地再生毛细胞,年轻人听耳机要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间,不要等听力丧失了才遗憾终身。毛细胞的凋亡有噪声、药物和老龄化等原因,王正敏院士表示,虽然凋亡的原因可能不一,但细胞的凋亡机制是一样的。如果年轻时听耳机没有节制而听力受到伤害,老年性耳聋出现的时间会更早,程度也会更严重。有专家表示,最好是在MP3的音量调节按钮上,为90分贝标上一个红线,警告消费者不要超过这个音量。
保护听力需减少噪声慎用药物
据专家介绍,保护听力最主要的就是减少噪声和慎用药物,婴儿和儿童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老人一些生理功能已经下降,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婴儿:首先防范先天性耳聋
对婴儿来说,首先要防范先天性耳聋。早产、难产所致的新生儿窒息、严重黄疸等,均可导致听力损害。为此,孕产妇女作好围产期保健,并注意妊娠期间慎重用药。其次要避免噪声污染。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第三要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婴儿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感染。第四要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污染。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此外,在给孩子淋浴时,要避免让污水进入耳内。第五要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
老人:尽量减少噪声干扰
对老人来说,尽量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因为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其次,要注意熄灭肝火,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状态,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第三,日常可以多补肾,根据中医理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人:不要经常挖耳洞
对一般人来说,挖耳洞不是好习惯,给助听穴位按摩则有助保护听力。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黄楚慧张玲玲)
(责任编辑:黄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