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镇海夜景
城区入口
生态公园农民喜领医保金
生态小区
文化广场
镇海区作为浙江宁波市中心城区之一,襟东海,带甬江,236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沃土孕育在江海的怀抱中,焕发出勃勃生机。22.5万勤劳智慧的镇海人民应和着千年历史的回响,又奏响了一曲新的和谐乐章
镇海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和杭州湾南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辖区内有镇海炼化等省、部属大中型企业近40家。镇海港年吞吐能力在1200万吨以上,并拥有我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宁波化工区、镇海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已基本形成化工、机电、高科技等产业集聚群。
进入新世纪,镇海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镇海全区生产总值192.78亿元,人均GDP7064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跻身浙江省经济最发达县(市、区)之一。
镇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心共建“生态城区”、“爱心城区”、“法治城区”,奏响了以创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新乐章。
和谐乐章之一
生态城区
“十五”期间,镇海区属工业总产值以年均32.3%的速度增长,然而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COD却下降了12%,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100%。2006年11月,镇海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的验收。
位于镇海北面的杭州湾之畔,有一片沿海滩涂围垦出来的新大陆。在这里,如今崛起了一座化工新城——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的浙江省重化工基地宁波化工区。围绕化工区的建设,镇海干部群众曾经对未来的生态环境不无担忧。
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镇海区领导认为,镇海要想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必须快速发展;要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的法宝。
镇海区大刀阔斧对化工企业重新“洗牌”,设定企业入区门槛,强化环保“一票否决制”。对这些企业一家一家进行验收评估,符合条件的才准予迁入化工区,规模小、污染重、治理难、工艺落后的,则坚决关闭,这一刀就砍掉83家。其中,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旗下的项目由于选址不合理,900多万美元的投资同样被坚决挡在门外。近3年,他们共否决100多个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32亿元。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手段。在宁波化工区,已落户的40多家企业以镇海炼化为龙头,初步形成循环产业体系,而其中15家企业组合成的“循环伙伴”,更是凸现产业循环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据测算,仅此一条产业链,每年就可减少废气排放量1.5亿立方米、废水100万吨、废渣2.4万吨,还可增加效益1.2亿元。
基础设施也是优化环境的重要一环。企业供热由化工区统一实施;危险废弃物和企业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由污染物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他们在了解到世界最先进的深海排放技术以后,果断投入2500万元,铺设了一条4公里长的排海管道,把处理过的达标水排入自净能力更强的深海。
近几年,镇海共投入3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了大规模的生态绿化林带,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2.80%和45.1%;引进国内首套大气特殊污染因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等先进的环境监测设施,在全国率先推出重点企业环境行为评色制度,并建立了环境监测公示制度……
由于环保措施到位,近两年,群众环保信访投诉率连续下降70%以上,实现了环保信访投诉“零越级”。区委书记郭华巍说:“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都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不管经济发展有多快,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乐章之二
爱心城区
上个月,蛟川街道南洪村夏赛娟老人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城里的龙赛医院。病愈后结账出院,医院当场返回一半的医疗费。夏赛娟感慨万分:“过去农民最怕生病住院,想不到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有了医保。”像她这样享受住院医疗保险的镇海农民,2005年达6401名。
2003年,镇海就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民个人每年只需缴纳25元,就能享受住院有效费用50%到70%不等的医疗补偿。这项工程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去年参保比例高达95.8%。同时,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对贫困家庭实施大病救助。
区长马卫光说:“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得给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办他们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我们要建设民本政府,把镇海打造成‘关怀民生、奉献爱心、和谐发展’的爱心城区。”这几年,镇海区把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优先推进的目标:
——在全省率先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网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信息体系,全面实施政府买单式就业培训制度。去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8%,适龄段农民转岗就业率达84.91%。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全区城乡居民符合参保条件人员中养老保险覆盖面为70.8%,其中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2%。
——低收入群体做到了应保就保。全区共有1278户1818人享受城乡低保,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5年共计发放低保金1370万元;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均达到100%。
……
在着力抓好困难群体、老年群体关爱工作的同时,“爱心城区”的阳光也照到了进城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公寓式集中居住区,解决他们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建立服务机构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困难。在镇海读书的14岁河南女孩胡美丽,因脊椎侧弯面临瘫痪,镇海群众闻讯,短短一个月就捐款超过20万元。手术成功的胡美丽,又开始了她的美丽人生。
和谐乐章之三
法治城区
镇海区有个规定,凡是村级投资超过5万元的项目,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措施的出台,都要通过村民民主听证会决定,并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规范,明确听证内容,规范听证程序,完善听证方式。近两年,全区行政村(社区)共召开民主听证会546次,参加群众1.2万多人次。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尊重。村民说,气顺了,心安了。干部们说,过去难办的事情,现在好做了。
人心安定,社会才能稳定,才谈得上社会和谐。郭华巍说,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和谐要通过完善民主法治制度,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实现。
镇海区各级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各个领域的法治水平,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政府阳光决策流程”对各级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逐项登记,编制目录,并细分26项程序,制作决策权力运行流程图,还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和重大决策公示、决策责任追究等多项民主决策制度。
老小区的治安问题,原先群众意见很大。从2004年开始,对54个居民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治安管理模式,封闭率达78.26%,有40个居民小区实行了物业化管理。“以前小区时不时会有盗窃事件,小区封闭式管理后,我们感到安全多了。”这是招宝山街道居民张敏善大伯的真实感言。
为打造“法治城区”,镇海区除搞好硬件,更注重基层法治队伍建设。目前,每个村、社区都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镇、街道都有规范化的综治调解中心。前不久,骆驼街道敬德村村民汪阿毛因家门口道路施工不慎摔伤,与施工方发生纠纷。街道得知后马上进行调解,使双方达成和解。汪阿毛说:“政府服务越来越周到细致,我们的生活越过越惬意。”
最近,镇海的和谐社区建设吸引国内众多专家的目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镇海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和谐社区建设论坛”上,20多位专家学者结合“镇海经验”研讨建设和谐社区。许多专家认为,镇海在建设和谐社区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有很好的独创性和实际效果,形成了独有的模式,其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让人民更富庶,让环境更优美,让人际更融洽,让生活更美满,这就是镇海人用实际行动对和谐社会作出的诠释。
(本版图片由镇海区新闻办提供)
历史的回响
浙东门户
自公元909年建县,镇海历来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早在唐宋时期,不少外商就漂洋过海由此入甬江到宁波经商,位于甬江入海口的“招宝山”因此而得名。
海天雄镇
素有“海天雄镇”之称的镇海口,历经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反抗侵略战争,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陈列着珍贵而丰富的海防史料。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的威远城,气势雄伟;城塘合一的古海塘,更被誉为“东海长城”。
商帮故里
人杰地灵的镇海,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包玉刚、邵逸夫、应行久等商贾巨子都是从镇海出发,旋舞世界。目前,约有2.3万余镇海籍“宁波帮”人士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
院士之乡
镇海籍科学家如璀璨群星——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计算数学专家周毓麟、生物化学家杨福愉等2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人文梓荫
林则徐曾在梓荫山下的蛟川书院留下足迹,柔石曾担任过镇海中学的教务长。镇海籍艺术家层出不穷,涌现了连环画家贺友直、油画家陈逸飞、国画家顾生岳等20余名著名书画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