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内地赴港就读的25岁女博士生陈静,由于担心考试不能通过,给出题的任课教授戴晖辉送了1万港币,索要该门试题的题目和答案。戴教授在系主任陪同下到香港廉政公署报案。近日,香港法院宣判陈静入狱半年,她用于行贿的1万元港币也被判充公。 这起发生在清净校园内的案件,不但在香港反响很大,在内地更是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讨论的焦点无非有三。一是我国香港特区的独特司法制度;二是内地学生陈静的自找其辱;三是香港教授戴晖辉的检举行为。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与内地之间在法律制度上究竟有哪些不同,且待有众多法律方家来解释。无须我等门外汉费舌。 对于高智商的陈静,笔者也无意过多评价。25岁的女博士生陈静估计看过在内地风靡一时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大话西游》这句经典台词也许是她的心声?她天真地认为香港教授和内地某些教授一样会心领神会,会颔然笑纳,然后心照不宣地奉上试题和答案。然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倒是对于陈静的行贿对象戴晖辉教授,我有很多话说。 有关媒体报道说:“戴晖辉向廉政公署举报后,在香港廉署安排下,戴晖辉与陈静相约,把预先准备的试题、答案、两本空白答题簿交给陈静,正当陈静埋头抄写答案时,被廉署人员拘捕。”12月20日早上,笔者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中的嘉宾说,戴晖辉作为老师,可以从爱护学生的角度采用另外妥当的形式去处理这件事。言外之意是说,去举报并配合廉政公署抓获自己学生的做法,作为大学老师的他并不赞同。 著名评论家李德民的评论《如果我碰到那个贿赂导师的女博士》,道出了我国内地现实的一种社会心理。李德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兼过十几年课。如果碰到那个贿赂导师的女博士,作为老师的他怎么办?他说:“一种情况是不收钱也不卖题,把住这纪律和国法的神圣防线,也把住这做人的基本防线。对此我有充分的自信。但要我像香港戴晖辉教授那样去向纪检和司法机关举报,眼看着女博士身陷囹圄,我是不会的。倒不是可怜她,而是我怕人们以‘另类’的眼光看我,怕被孤立,怕被嘲笑,以为我是‘假正经’、‘伪君子’,是‘不食人间烟火’。何必呢?” 腐败与学识无关。对李德民勇敢、真心说出的这种心态,许多曾经在找工作、办户口、做生意等方方面面,都直接或间接有过类似的“合法”潜规则行为的内地国人并不陌生。 这种心态,也反映了我们对某些腐败现象的宽容心态。所以有人说,我国之所以腐败案件高发、多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贪渎文化的影响。著名学者王亚南就说过一句话:“从另一个视野去看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贪污史。” 但是清廉的社会环境是可以营造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人民反贪污史。”就拿香港的例子来说,上世纪70年代就是因为当时香港的政府部门贪污问题严重,警队情况尤为严重,因此才有廉政公署的出现。经过多年的努力,香港居民养成了以法律制度为最高行为规范,同时视一切贪贿现象为可耻和违法的心理认同。今天的香港已经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城市之一。 为什么全国其他地方不是都和香港一样呢?问题就在于人人都痛恨腐败,却不是人人都积极改造自己对一些腐败现象的宽容心态。有人说,某地腐败盛行,与当地社会风气有关。可是,社会风气何以至此呢,难道不是跟生活于此间但默认“潜规则”的你我有关吗?我们要扪心自问。 笔者也注意到,事件被报道后,很多网民骂戴晖辉“不近人情”、“陷害学生”。但戴先生通过媒体毅然表态:“必须维护学术的尊严和正义的原则!”正义的原则是什么?我想应该包括这样一条:要想不让腐败行为侵害你的利益,请你不要容忍自己身边的腐败。 所以,我们要向戴晖辉教授致敬。向对身边腐败不是碍于人情等闲视之,而是积极举报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的公民戴晖辉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