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各地“送温暖”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记者连日来对镇江10多家“爱心超市”走访发现,不少“爱心超市”处于维持生存的尴尬境地,扶困救贫作用大打折扣。一些社区干部呼吁:让“爱心超市”尽快解脱“几难”。
“化缘难”。 受财政投入不足、社会捐助少、自身运作机制不灵活、社会捐助氛围不浓等因素影响,爱心超市运转普遍后继乏力。酒海街爱心超市的朱陈敏告诉记者:“超市启动物品和资金是我们从结对单位那里苦苦讨来的,已所剩无几;可这种‘化缘’一年只能一两次,不能老去,老去人家会烦,效果也不好!”
接收堆放难。记者采访发现,多数爱心超市制度尚未健全。比如接收捐赠,接收何种衣服,捐赠衣物是否必须洗净晒干,严重破损东西接不接,如何确保捐赠物品消毒效果?这些都是超市人员日常工作中困扰的问题。同时,镇江很多社区专辟房屋用做堆放捐赠物品库房。但爱心物品动辄成百上千,绝大多数超市现有库房根本容纳不下,物品只能堆在过道上,严重阻碍登记和发放,超市面积急需扩大。发放难。目前各超市接收物资九成是衣物类,仅半成为日用品。粮油等日用品数量有限,发放制度不健全,让超市很为难,“发给谁都不好交待!”以致矛盾频发。而另一方面,大量衣服送不出去,困难户来过一次就不愿再来,成为制约爱心超市发挥功能的最大难题。超市人员认为,亟待拓宽捐赠面,推广“发放公示制”。
此外,目前各社区“爱心超市”工作人员多由老年志愿者充任,物品搬运、整理、发放,工作繁琐强度大,老人体力精力显得不济。因此,呼唤更多年轻志愿者加入,改变超市人员“青黄不接”的尴尬。
社区干部们一致希望:集体、个人、政府“一个都不能少”。超市捐赠制度和群众捐赠习惯能再改进一些,政府和更多企业单位积极一点,捐助范围扩大一点,更多为困难户想一点,爱心超市的几个“难”方可不难。 本报记者 聂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