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对民营经济多设障碍,只会多付代价
本报记者 王世玲
1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此文件透出国资委对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最新部署,即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国资要保持“绝对控制力”,而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九行业,国资要保持“较强控制力”。
进退边界首度厘清。在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的目标下,可预见国资改革将在清晰的背景下呈现新局面。
然而,在国资布局的同时,民营资本的“心情”却格外紧张。他们担心,在国资跑马圈地之后,属于自己的投资空间将进一步收窄。“非公36条”颁布一年有余,民企并没有看到垄断坚冰出现大缺口。
这不禁让长期研究非公经济的专家、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担忧。无论国资的边界在哪里,他强调公平市场竞争对于整体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性。
对多数人而言,更为关注的是,国资在进一步改革中,民众如何能分享其巨额利润。
“绝对控制力”与《反垄断法》相悖
《21世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国资委首次明确7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怎样理解此番国资委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保育钧:值得肯定是《意见》中对“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做了解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一直在说,但一直也没有明确出来到底哪些是国家经济命脉。这次就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我认为《意见》颁发本意是为此。
但随之引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的问题。如国有资本对铁路、金融、邮电如何控制?这些领域,因为不在国资委管理范围而没有提及,那是否意味着今后这些部门也都出台类似的《意见》,也要“绝对控制”?
这实质上是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分割开来,使民营企业进入上述行业和领域更加困难,发展空间更加有限。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疑问需要解释。国资委提出“绝对控制”和“独资经营”,这两方面都涉及到反垄断。绝对控制和绝对垄断之间的差距很难划清。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反垄断法》,在这个法还没有制定出来,部门的文件就已经出台。那么,今后的反垄断法如何制定?哪个服从哪个?
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市场垄断,主要存在行政垄断。这种提法会对《反垄断法》的制定造成影响或障碍。
《21世纪》:绝对控制力是否留有想象的空间?
保育钧:是的,这个概念有很多地方没有说清楚。如首先要问,什么是控制力?其次,控制力是如何形成的?最后要问,什么叫绝对?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问“绝对控制力”是国家意志还是市场需要?这个没有做到区分。可能只是体现了国家意志,而不是根据市场竞争力和客观规律的要求,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规律。
即便是国有经济应该在某些领域具有控制力,那也得问这种控制力是如何形成的?是靠权力,还是靠市场竞争。国有经济按市场规律,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控制力,这是对国有经济提出的任务,而现在的情况是,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再来谈要绝对控制。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要求在于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控制力”,提出这个目标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目前看到的似乎是变了味——用行政力量来实现“控制力和竞争力”,而不是深化国企改革,在市场竞争当中完成和获得竞争力和控制力。
《21世纪》:我们没有看到明确提出“行政力量”。
保育钧:这种趋势暗含于其中。如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要将国有资本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集中”是对的。关键在于怎么集中?集中的手段是什么?行政手段还是市场竞争。
这种提法没有表明主语,没有主语也就意味着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是主语。无主语的背后,实际上是自己充当了主语。
你再看这一个提法——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方式实现国企产权多元化,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国有企业?还是政府?如果是政府,那就意味着政府仍然会干预经济。
《21世纪》: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的出资人代表,进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其合理性吧。
保育钧:作为出资人可以提出要求,但不能直接出面。提出在这7行业具有绝对控制力,这是主观愿望。主观愿望不能代替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应该由市场来解释。提出要求是可以的,但是不是具有绝对控制力要看实际结果。
同时,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问题,企业是市场主体?还是国资委是市场主体?
所以,这是以目标代替了手段,以无主语句代替了政府权力部门,以无主语句隐藏了权力部门干预市场,干预企业。
保护央企就是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逻辑不通
《21世纪》:国有经济为何看中这七个行业?
保育钧:这7个行业确实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是战略性行业。同时,这些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也是风险密集型领域。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的确存在一些困难。
《21世纪》:在这7个领域,国有经济能否承担起经济安全实现者的角色?
保育钧:怎样才算国家经济安全?放到国有垄断就安全了?现在国有企业不交利润,能叫安全?这种提法显然是把发展国有经济和发展民营经济对立起来。保护央企就是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逻辑是不通的。
《21世纪》:那么,国有经济应该划在哪个范围之内?
保育钧:无所谓在哪个领域或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应该一视同仁平等竞争。而不是先画个框框,不许你干,只许我干。
把资本集中在哪些领域可以预先设想,但这些行业和领域能否做好,效益如何,还得靠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国有、民营都是中国的企业,不应该划分地盘,把民营排除在外。从目前情况看,国有经济锁定7大行业,暗含了民间资本不能进入上述领域,这直接影响了民营经济准入的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讲,但可以引申出来,就是民营经济是不安全的。
《21世纪》:既然7大行业确系及国家经济命脉,如何做才能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保育钧:这些属于资本、技术、风险密集型领域,要求更多的资本、人才进入。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国家作为出资人组建经济体,但是各种所有制资本都可以进入,包括按照股份制方式,然后委托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和管理。
国家是用政府法律来监管,而不是政府部门来具体操作。权力一进入,民间资本就不敢介入。把民间资本和人才排斥在外,如果再缺乏监管,就会变成特殊利益集团。
民营经济前景
《21世纪》:进入门槛过高是否依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保育钧:最关键是不平等竞争。有些行业确实是需要进入门槛的,如果不具备资质,民企不能进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达到资质,得容许公平竞争。
《21世纪》:非公36年颁布已快一年,您如何评价其效果?
保育钧:有进展但不理想,与36条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没有认真清理,这是最大的障碍。而直接表现在,今年前三季度,非公经济的利润率在下降,亏损面扩大。
《21世纪》: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如何和谐相处?
保育钧:平等竞争是关键。只要在市场经济下平等竞争、合作,一视同仁,就和谐了。在最有利润空间的领域,不让民营经济进入。而在一般制造业领域,民营经济现在只能通过价格战和压低成本来竞争。这样导致偷工减料和降低员工福利待遇手段,最终是两败俱伤。
《21世纪》:您预测未来民营经济的形势如何?
保育钧:发展民营经济是大势所趋,挡也挡不住。如果对民营经济过多设置障碍,只能是多付出代价。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