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从1990年日本防卫大学副教授村井龙秀首次在《诸君》上发表《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算起,中国威胁论已有了17年的历史。与之相伴,中国也继上个世纪80年代突然起步之后,又翻过了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史。
在这种状况下,国人对待中国威胁论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莫名惊诧到继而满腔愤慨,再到拍案而起,再到现在的不足为怪,其间转折可谓跌宕起伏。
从好的方面理解,这不妨看作中国的大国心态构建工作开始取得局部成功,受害者心理逐步淡化。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难得心理资源。
然而,心态变化不等于问题解决。纵观历史,虽然中国威胁论在外界时有低落,但一旦机会合适又总会沉渣泛起,呈现出明显的有起有伏的波浪特征。像最近欧美关于中国的经济威胁论和美日的潜艇威胁论等等,就是一段时间沉寂后的最新反弹。
不管这些中国威胁论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有何差异,它们所导致的结果却无二致。那就是给中国国家形象严重抹黑,同时在世界舆论中刻意制造恐慌。
无疑,这给正在专注于实现和平发展和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投下了浓重阴影。正因为如此,迎头痛击的主张在国人中间也始终占据着相当的市场。
比较起来,对待这种至少目前为止还如影随形的中国威胁论,倘若视而不见,无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也可能会给人一种心虚的错觉。倘若迎头痛击,可能正中他人下怀,落入圈套。
考察大国崛起历史,19世纪末美国势力上升时,美国人对美国威胁论视而不见。当然,那个时期,信息相当闭塞,人们可能从舆论中得不到多少“美国威胁”的信息。到了上个世纪末的日本,信息已相当发达,日本便对日本威胁论给予适当说明。
轮到中国来面对威胁论时,却变成了似乎不管我们怎样做,好像都难以摆脱那种左右为难的别扭感觉。这固然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情结有关,同时也是现今特殊的国际和地区格局使然。这两者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可以作用的能力范围。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痛苦中选择麻木或沉沦呢?
答案毫无疑问是“当然不是”。认真分析起来,不论是视而不见论还是迎头痛击论都各有道理。问题在于,何时应该“不见”之,何时又应该“痛击”之,这是很有学问的。具体地说,我们必须懂得什么时候视而不见,什么时候迎头痛击。比如,对一些三流报刊刊载的乏人问津的中国威胁论文章,我们当然可以视而不见,免得为此浪费精力,还为人家作免费广告。
但是,对西方一些政治精英和有影响的舆论工具发表的中国威胁论言辞,我们就必须认真斟酌,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手段适时反击,防止类似言论不胫而走,流毒遗害。此外,对迎头痛击也不妨作些深入研究,是不是非得要针尖对麦芒才算迎头?是不是非得要用“大鸣大放大批判”的方式才算痛击?是不是那种走间接路线、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也可以尝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沁荣)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