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王星 王冬云专题执行:管瑜 李蝴蝶专题撰文:谢培 易哲 郭爽 王佳莹
马季这一生……
1934年,马季生于北京。原名马树槐,祖籍河北省宝坻县黄庄村。少年时代家境贫寒,曾在染织厂学徒。 他自幼喜爱相声,常常光顾西单商场启明茶社,欣赏过赵霭如、刘德智、高德明等人的相声艺术。1951年,马季到北京市海淀区新华书店工作。常常在业余时间唱京剧,说相声。1956年,马季以相声《找对象》参加北京市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初露锋芒,受到曲艺名家白凤鸣、侯宝林的赞赏,侯宝林将其收为徒弟。1957年6月底,说唱团到达武汉,演出时侯宝林因患重感冒不能上台,马季临时替场,结果替演大获成功。侯宝林大喜过望,欣喜之余遂决定正式收其为入室弟子。从此马季成为中国第七代相声传人,也成为侯宝林知名度最高的弟子。1958年,马季开始将传统相声的技巧融入自己的相声创作,先后创作了《英雄“小八路”》(1958)、《找舅舅》(1959)等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1960年初,马季到山东深入生活,回来创作了《画像》、《黑斑病》等相声并演出给毛泽东看,并从此开始了他的“歌颂型”相声的创作。1966年,文革开始后,侯宝林被扣上“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马季也被定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其间马季曾打过侯宝林一耳光,为此师徒二人结怨。1968年,马季与于波结婚。1968年底,马季的独子马东在哈尔滨出生。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间,马季改编了《友谊颂》、《高原彩虹》,创作了《海燕》、《山鹰》等“歌颂型”相声,使老百姓除了当时的“八个样板戏”之外,还可以欣赏到令人捧腹的相声艺术,但同时也是日后马季为人所质疑和诟病的主要问题。1976年,姜昆和师胜杰一起,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作为评委的马季以独具的慧眼相中了这对新苗,后来亲自去黑龙江把姜昆带进京城,收为自己的大弟子。1976年,赵炎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同样被马季慧眼识中。马季到廊坊大海捞针般寻找赵炎,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收入第二个弟子。1976年,还是中学生的冯巩和刘伟在天津被马季发现,收为徒,前后历时七年之久,终于在1983年底把刘伟、冯巩调入了中央广播说唱团。1983年,侯宝林春节晚会上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指着马季说:“他是我的徒弟。”师徒二人和好。1984年,马季以《宇宙牌香烟》亮相春晚,这个精品段子至今让人们捧腹大笑。1984年,马季等人应邀去香港演出,审查时,侯宝林对马季的节目很赞赏。临行前,侯先生说“到香港之后,我的段子你都可以演”,这是侯宝林第一次给马季开绿灯。1985年,马季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首。1980年代中,马季离开团长的位置后一直不怎么得志,相声《一仆二主》就是其离职后面对官场炎凉的一股悲凉心态的折射。而也就是从离职到90年代初的这十几年中,马季创作、表演的佳作,特别是讽刺佳作,几乎成就了一个相声巅峰年代。《多层饭店》、《新地理图》、《百吹图》、《特种病》、《儿女赞》、《一仆二主》、《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无不领导相声时尚,其中讽刺相声也是同时代乃至其后的作品难以企及的。1986年,马季的独子马东满18岁,之后到澳大利亚自费留学,26岁才回国。马东在澳大利亚呆的七八年间,吃了不少苦,还曾在一家糅皮子的作坊里打工。1988年,为纪念马季舞台生活三十年而举办了“马季相声作品演出会”,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盛况空前。1990年6月10日,马季的弟子们曾举行了盛大的“谢师会”,在文艺界传为佳话。宽敞的苏州园外楼的梅花厅里,马季居中而坐,众弟子和诸亲好友围坐四周,弟子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王谦祥等十六弟子手捧鲜花,朝恩师行鞠躬礼。1993年2月4日,侯宝林临终前马季前去探望,师徒二人见了最后一面。侯宝林拉着他的手说,“马季,相声的即兴发挥千万不能丢掉啊,它是咱们相声的主要技巧。”2000年,有媒体称“马季公开表示牛群当县长时我们就觉得他不务正业”,牛群也反指马季老糊涂。去年,“牛马之争”又被媒体再次提起,说马季暗示相声题材贺岁片《笑里逃生》影射牛群裸捐。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时25分,马季在北京因心脏病逝世,享年72岁。第12 3 页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