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桥南片区市民广场确定3个设计方案在原市民广场基础上改建,计划后年年初建成早报讯(记者王昆火徐占升文/图)昨日,被誉为泉州城市副中心“城市客厅”的泉州大桥南片区市民广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开标会在晋江举行。 经评委专家投票选出,参与投标设计的1-6个设计方案,2号、4号、1号方案胜出。
在开标会上,评审团由东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训正等交通、规划、建筑界专家组成,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院等6家单位提交的泉州大桥南片区市民广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会上,专家组对每一方案的优缺点提出看法,从6个方案选择3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同时专家组还对入选的方案修改提出建议,对市民广场的面积、功能定位等提出不同看法。据了解,这些方案将作进一步优化。
据泉州桥南片区建设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介绍,桥南新区市民广场建设是泉州“南下”跨江战略建设的第一步,市民广场是整个片区的核心和枢纽,其作为“城市客厅”作用,该广场与商业区、商务区融为一体,是集市民文化、生活、娱乐、购物、商务等活动为一体的休闲广场,是城市的门面。
昨日,专家组到泉州大桥南片区实地考察,并对各入围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1.建议市民广场面积可以适当减少,节约用地,打造亲人效果。赞同入围4号方案突破性设计。2.作为市民广场,是供所有市民享受的空间,周边应有可供市民共同享受的建筑群体。3.建议市民广场周边建筑,是否考虑地方风貌特色。可以适当考虑骑楼特色,体现泉州建筑特点。4.市民广场概念性城市设计,要考虑所处地理位置,进行功能设计。建议对大量的交通流量进行避让,把人的活动安排好。
据了解,泉州大桥南片区市民广场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在原市民广场基础上改建,预计2008年初初步建成。大桥南片区市民广场位于江南组团泉州大桥西南侧,东起泉州大桥,西至省道308线与兴贤路交叉环岛、北抵兴贤路南段、南依晋江华洲。国道324线(福厦公路)由片区北部东西穿过,经泉州大桥直至泉州古城。记者王昆火徐占升
新市民广场探秘方案一:打造标志性城市中心
泉州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特征明显,该方案将桥南片区市民广场概念性城市设计成一个形象鲜明、现代时尚又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心形象。
广场及周边城市空间分成6个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的基地北侧324国道沿线有海关办公楼、城市广场以及五星级酒店;相互联系的基地南侧是商业区、商务办公区、高级公寓区与公共文化活动区。
其中,商业群房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之内,文化建筑与居住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内,商务办公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以内,地标建筑控制在160米,将成为整个城市的制高点。
在广场景观设计方面,注重突出水、绿,除在靠近国道的显著位置设置高耸的城标外,还根据泉州的古港和商贸历史,在广场上添置灯塔、船坞和帆船为主要景点的“商贸之舟”以及曲水流觞、泮池孔子像为主要元素的“文化之旅”景观。
方案的最大特色为,体现泉州“海丝文化”、“海滨邹鲁”的特色文化和历史,用标志性建筑景观打造形象鲜明、现代时尚、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心形象。方案二:海洋之门,突出历史文化
城市广场通过水体的设计体现泉州历史文化主题,城市广场与公园相呼应,通过绿化设计将人的活动引入其中。入口休闲广场位于地块南端,是步行系统的空间节点,把商业活动、步行交通以及建筑多功能有机结合,由此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内容的城市生活网络。
在整个广场设计中,有高达70多米的“海洋之门”,成为北面交通一个地标,观光长廊、绿化地带、公园水景等内容形成一处视线开阔的景地。“海洋之门”表达着泉州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缅怀,也凝结现代泉州人对开辟新的海洋大门的憧憬。同时,广场还考虑泉州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特色,把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作为表达主题,注意动态平衡,讲究建筑材料及色彩以及周边建筑群体的协调。
方案四:中心区建160米高双塔
作为桥南片区的核心功能区,首先要承载整个片区的城市客厅、娱乐港湾、购物天堂、高尚社区和资讯中心的公共功能,其次体现泉州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
方案描画出一片以商务办公、文化娱乐、资讯商业为主体,打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泉州市西岸的城市形象门户的未来。
市民广场中心地区按照“一轴两心三带”设计,在中心区建筑160米高的双塔作为制高点,商务办公区和高级公寓区在中轴线贯穿的商务文娱区、商业区两侧对称分布。在文化娱乐带内,布置大型文化、娱乐、会议、酒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图书馆、五星级酒店和影视娱乐中心;商务共享带内布置金融办公、商业建筑,建设金融中心、商务楼宇、总部大厦、信息服务中心和品牌创意中心等;商业拓展带内,布置商业、居住和其他综合用途,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美食城、公寓等。
在靠近国道的市民广场,其“海丝文化”主题使其成为窥视泉州文化的窗口,广场上海丝长廊、海洋之心主题雕塑成为最重要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