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阵中的朝核危机
□ 赵博渊
2006年对于美国和亚洲都无疑是个朝鲜年,更是个核之年。美日的金融制裁、海上禁运,朝鲜的导弹试射,乃至地下核试验,都把亚洲搅得乌烟瘴气。朝鲜核问题影响深远,以至于连远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也嚷嚷着要求核武装。 假如不能从源头上加以遏止,事态难免失控。事实上,综观2006年,美国分布在朝鲜周围的口袋阵已经渐收渐紧了。
2006年伊始,金正日就造访中国,考察经济开放事宜,令人有拨云见日,冬去春来之感。但就在1月24日,美国宣布不会解除涉嫌为朝鲜洗钱的澳门汇业银行的金融制裁。2月,日韩两国的许多商业银行也先后中断与汇业银行的交易,参与对朝制裁。对于美国的这条软鞭子,朝鲜束手无策,因为以前美国也采取同样手段迫使欧洲金融界断绝了与朝鲜的往来。现在,美国终于追到澳门。到了5月,朝鲜的金融体系接近崩溃,和外界交易只能使用现金。为防止被彻底扫地出门,朝鲜拿重返六方会谈作筹码,以换取在年底前部分解除金融制裁。而对于洗黑钱的指控,平壤也刻意保持低调,不想再刺激美国。
接下来就轮到朝鲜军方大出风头:先是6月单方面中断边境火车试运行,然后7月试射导弹,而且一口气就发射了7枚,或许平壤方面研判导弹即使不能迫使美国人谈判,也至少可以产生震慑作用。但事与愿违,朝鲜导弹试射失败的事实非但让美国进一步看到朝鲜的虚弱,更多了一个制裁的理由。不久,日本就确定了对朝金融制裁方案,并拒绝朝鲜商船来日。而美国也不失时机地在7月27日宣布发现汇业银行对朝非法交易的新证据。到了9月,与朝建交的极少数国家之一的澳大利亚也宣布拒绝朝鲜商船来澳,加入了包围圈。
新一轮的猫鼠游戏开始了。朝鲜就像迪斯尼动画里那只百折不挠的杰瑞鼠,屡屡去撩拨汤姆猫。只可惜,现实中的美国老猫不仅不笨,相反还知道一个好猫三个帮,结果追得朝鲜的走私船无处遁形。到了10月,孤注一掷的朝鲜进行了地下核爆,亮出了最后一张底牌。此举对大洋彼岸正热闹上场的美国国会改选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从11月底结束的北京会谈上美方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来看,核弹还是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朝鲜稍后在党报上的强硬言辞或许又是在故弄玄虚,试探美国的底线,但终究让各方感到不安。
观察平壤的紧张气氛还有一个视角,就是2006年西太平洋上频繁的军事演习。虽然打响年度第一炮的美日“夺岛”演习针对的不是朝鲜,但2月的“利刃2006”就把朝鲜当作鱼肉。3月的美韩“秃鹫”联合野外机动和8月年度例行的乙支焦点演习都还属于防御性演练,但在10月朝鲜核爆后,美韩在8天内发起了4次进攻性的抢滩登陆演习;11月的美日年度联合演习中,整个驻日美军舰队和日海上自卫队60%的兵力参演,而且一反以前重点反潜的惯例,特意从美国本土调来新型战舰进行导弹拦截演练,其矛头直指朝鲜。
与美日韩演习突出实战不同,5月亚洲规模最大的“金色眼镜蛇”和8月囊括18国的“可汗-探索”则更多体现了美国在亚洲的号召力。其中,日韩自不待言,新加坡、泰国和澳大利亚也是军演的常客,最意外的是苏哈托倒台后逐渐疏离美国的印度尼西亚居然改弦更张,首次参加了联合反恐演习。假如把这些国家在地图上一一标出,就不难发现大都是“第一岛链”国家,何况还多了个蒙古。一旦爆发新韩战,它们都将是美国的奥援。
就像60年前苏联威胁的存在促成法德和解与西欧大团结一样,今天美国也在借助朝鲜核威胁将环西太平洋亚洲各国统合到自己的全球战略中来,从而开启了亚洲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朝鲜在充当区域稳定搅局者的同时,也无心插柳地让美国在亚洲军事影响扩大,这是它在2007年不得不继续苦笑面对的现实,或许也是它效法利比亚的最后机会。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