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有好心态最重要
青周:您是不是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呢?合格的新闻发言人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王:合不合格,并不能由我自己说了算。 我本人也多次参加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培训,初级班、高级班都参加了,也到十多个国家考察,还与联合国秘书长的新闻发言人面对面交流,这些对我的震撼是言语无法表达的。
我想,新闻发言人最起码要政治素质过硬,要懂政策,要表达清楚吧,不要仅仅当传声筒,最好要当麦克风,还是那种外国进口的优质话筒,能够美化你说的话。
青周: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是美化?
王:我这只是个比方,新闻发言人要把有价值的新闻发布给媒体,就要懂得媒体所需,尽量使自己想被媒体传达的东西被媒体选中,这样就要求新闻发言人能够在自己消化了这些新闻素材之后,能够个性化处理它们,让其更容易被媒体选中传播。
我一向认为,对于新闻发言人要重视培养,重视选拔。不过,我认为,新闻发言人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要好,心态要好,抗干扰,抗打击能力要强,尤其是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并不健全的现阶段。
截至目前,我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出现新闻发布错了,观点错误,表达有误等情况,如果出现,我也随时准备道歉。
部长没有批评过我
青周:您今年在各种媒体上多次受指责,教育部不认为您工作中存在失误吗?
王:我每次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的网站、中国教育电视台都有文字和影像的直播实录。很多媒体报道我的讲话,我可以说,一半以上的记者并没有看过我的实录,只是择出一段话,甚至只是转载一句话,根本不管讲这些话的具体语境。我的天哪,一些话,离开了这些语境,意思会完全不同的。
而我们的部长周济,每次我的实录,他都从头看到尾,给我指出哪些地方该停顿,该变换语气,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应该说,有热情的指导,善意的指正,善意的提醒,但是没有批评。
说句你们媒体不爱听的话,但这是事实,我尤其要感谢的是教育部党组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没有领导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想我也不会坚持到现在。
媒体是种强大的力量,得罪不起
年初两会期间,媒体疯狂转载王旭明回答人大代表质询“上学贵”的话被定义为“教育买衣论”,旋即引起了网友强烈反感,北大清华只能让富人阶层消费成了网友们抨击的热点之一。
他解释这番话,其实是记者把和他闲聊的内容择出来,进行了突出处理,并且没有考虑到当时的语境。
记者把我闲聊的话当新闻
青周:面对骂声,您就凭借这样良好的心态不予理睬,我自岿然不动吗?
王:新闻发言人并不是讲自己的话,是代替部门发言。也是代替部门去面对媒体和公众的。
当然不能对公众意见不闻不问,是要科学理性地去看谩骂,要学会从谩骂中捕捉到一种情绪,搜集到对我们工作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即便是我心态那样好,在年初备受非议那一段,我还是一度动摇了。我曾经想过,不再把记者当成朋友,处处防着他们,也不想再见到他们。
青周:网上90%对您的谩骂都来自您在两会期间所说的“教育买衣论”,您为什么那样说?
王:我当时就是私下里和三位记者聊天。谈了两个小时,他们从中提出那样一段话,话的表述基本也没有什么问题,应该说,他们还是很有新闻敏感性的。其实我当时的原话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
只不过,那是我在这种轻松的语境下,打的一个比方,让他们理解在保证教育是公益事业的同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消费作为补充的必要性。我至今认为,这也是我们当前国情下,需要转变的观念。
我绝对不是在什么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答人大代表的质询,这种表述是完全错误的,我没有得到任何授权去回答人大代表的质询,我怎么会去说呢?
之后,这番话也经过很多人的演绎,变成了“有钱就上清华北大,穷人没钱就不用上学”,我会说这样的话,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
媒体是种强大的力量,得罪不起,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无论我怎么说,声音还是有限,怎么解释还是被骂。
我仍把记者当朋友
青周:这是不是后来您对媒体不那么待见的原因?
王:恰恰相反,我经过这件事后,虽然一度对记者存有戒心,但也是记者,让我彻底放下了这件事。有次央视记者柴静打电话给我,说她对于一些政策的事情不清楚,想问问我。我就在电话中把政策和我们通常的处理办法给她讲了十多分钟。她挂断电话后,我突然一个激灵,她不会就是在采访我吧?她是不是已经录音了,那午间新闻是不是马上就会播出?但那并不是我正式接受采访的说法呀,里面还涉及到部里一些内部情况不能随便说的呀。我一想,糟了,赶紧回拨她的电话,内部情况,求你了,不要播出去。但她那时候正在采访,电话一直未通,我就一直拨。
有15分钟,那是我内心情绪交错在一起的痛苦的15分钟。电话通了,我连珠炮地说了一番话。柴静回答,旭明,你怎么能这样看我的新闻素养呢,我说是问情况就是问情况,如果是采访,肯定会对你说的。
过去我觉得自己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现在,我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了,自己想想,在小人和君子之间,我还是选择做君子吧。
但,事实上,真正让我放下的还是三个采访过我的记者中的一位。他后来写了一篇反映安徽四个少年屈打成招被错捕的报道。这件事他采得非常到位,错捕对小孩造成的深刻伤害,各方面的反思,写得很具体翔实,让我看了忍不住掉眼泪。就凭这篇报道,他是个有良知的人,他对我们教育工作是关心的,和这篇优秀的报道比起来,我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于是忍不住,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让他转告我对这个记者的敬意。
我仍然把记者当成朋友,即便是他们曾经伤害过我。
王旭明经典观点
◎中国教育成功论:2005年12月22日,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认为使95%以上的人接受了义务教育,使2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成功的。
◎教育买衣论:2006年3月6日,新华社报道,他公然声称,(上学)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
◎媒体无知论:2006年9月25日,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国家已建立了一套资助学生的完整体系,而很多舆论仍在呼吁穷孩子怎么穷,往浅的说是无知,深的说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
◎名校生养猪论:2006年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声称名校生养猪媒体不必哗然。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