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伟民,大专文化,1976年2月入党,现任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输配分公司副经理。2000年度和2001年度被评为“北京市建设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获“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2005年4月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印伟民1976年春天由部队复员走上热力工作岗位,如今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30年。
他先后做过供热管线运行工、班长、工段长、支部书记、管网所副所长,2000年热力公司改制组建集团,他被任命为北京市热力集团公司输配分公司副经理。
印伟民和输配职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在被称作地下“小室”的工作间里。在遍布北京大街小巷的地下,有大家看不见的长达620公里的供热管线,其间分布着5400多个“小室”,这些“小室”浅的在地下三五米,深的有20多米,而大家在马路上看到的一些标有“热”字的井盖,就是通往“小室”的井口。
“小室”内布满了热力管线、支架、截门、套筒,空间狭窄、潮湿、闷热。所以职工们戏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成年累月打的是“地道战”。
输配职工最为繁忙的是在夏、冬两季。夏天是检修管网、维修设备。“小室”内,温度最低60度,即使外面烈日炎炎,从“小室”干完活上来,感觉外面也是凉快的。
冬天是“小室”检查维护。“小室”上面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小室里面,则像桑拿房。不干活衣服就能湿透。干完活上来寒风一吹,热汗成了速冻,因此热力输配职工感冒就成了“职业病”。
赶上发生事故,印伟民更是一步都不敢离开。再难的故障,他也会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排险,保证首都人民安全用热。
有一年冬天,中央电视台前的一个“小室”里供水套筒注油阀脱落,100多度的热水夹杂着蒸汽,从注油阀孔内喷涌出来,蒸汽冲出井口有5米高。由于管线内的压力巨大,水很快就淹没了设备,如果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因跑水过多,造成电厂补水过大而停泵。一但停泵,从中央电视台往西,几百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和一些重要用户,包括千家万户都要停暖。电厂的告急电话,一个接一个。印伟民闻讯赶到,组织工人几次下到井下排险,都因滚烫的热水喷涌不止,而无法靠近喷嘴。当时,正值中央电视台在彩排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台的同志站在井边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停暖,演员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都冻病了,整个春节晚会就会受到影响。”情况紧急严重。关键时刻,印伟民决定自己冒险一试:带压作业。他知道,自己的风险有多大。过去发生过烫伤人的惨剧。但在这种时刻,只能是自己上。他拿件军大衣下到井下。靠近喷水点时,把军大衣顶在头上,顺着管子小心翼翼地接近漏点,然后猛地把大衣盖向喷水口,并迅速用脚揣在上面。水不再喷了,可是要想把核桃大的注油阀重新拧上就难了,几次努力从大衣下接近喷口,都因手脚配合不准,没把注油阀拧上,大衣也被热水冲到一边去了。他返回地面喘了口气。然后第二次下到井下。这次他用两件大衣同时压在了喷水口上,然后轻轻一抬脚,用手将注油阀紧紧按下,这回注油阀的螺扣准确地插入到螺纹中,同伴迅速用搬手拧住螺栓。注油阀装上了,险情排除了。等他们爬上地面,印伟民才发现手上被烫起了泡。
作为热力行业的一名老职工,他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后首都热力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其间,管线长度由1976年的80公里,发展到今天的650公里,如今集中供热面积已超过1亿平方米,占全市供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巨大的热力管网,连接着国家党政机关、外国使馆、饭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大大小小的居民住宅区。
有位领导同志说的好:“我们从事的是‘温暖的事业’,那一条条深埋在地下的热力管网,上连着中南海,下连着黎民百姓,对外还连着‘整个世界’,是体现首都城市现代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志。”这句话给印伟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干热力的老职工都知道,输配工作最让人头疼的是查隐患。因此,必须练出一份过硬的功夫,熟悉管线的情况。印伟民便经常下小室,并将小室内的情况记在本上,如今已对所有的5400多个“小室”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活地图”。
1994年6月,北京市委院内的一个井盖不住地往外冒热气,市委的同志打来电话,让公司派人去检查。派去的同志打开井盖,下到“小室”之后才发现,不是截门漏水,而是有一股热水顺着管线流到“小室”里来的。按照常规是要挖开地面掀开盖板检查漏点。可是漏点在哪儿一时又摸不清。如果把地下几十米管沟的盖板全掀开,工时长、工程量大。情况紧急,印伟民赶到现场,问明情况,果断决策:不挖开地面,钻到地沟里查漏。
管沟内只有不到一米的空间,仅能容下一个人爬着进去,而且连转回身都不可能。他顺着管线,在黑咕隆咚的地沟内不知道爬了多少米,最后终于找到漏点。倒着往回退时,为了找准漏点的位置,他想尽办法,摸着管沟上的水泥盖板,靠数盖板的数量,上来后计算出漏点的准确距离,为抢修赢得了时间。
印伟民说,首都的热力事业要发展,要与世界接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所以除了自己要加倍努力学习,更新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好年轻人。他说我愿意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铺路石,并和他们一起为首都热力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