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大众媒介由于其特定的传播优势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重要地位。 有研究者认为,要建设和谐社会,媒体应该凸显“建设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性”较之过去的提法更具时代气息,而“以人为本”则意味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交流平台,顺应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2)因为新闻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更迫切地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应该成为描述和谐社会的关键词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了一次重大而急剧的转型。新闻媒介逐渐市场化的运营和媒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使“人文关怀”一度被我们所“流放”。媒介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从近年不断爆出的关于媒介从业者职业道德的讨论可见一斑:2005年关于《新民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山东“阿富汗遇难民工家属”事件引发的记者的道德责任的讨论;2005年关于福建《东南晚报》记者等待并抓拍“骑车人雨中摔倒”照片的事件;更有甚者,有些新闻报道对受害者缺乏最起码的同情与怜悯,漠视甚至嘲笑苦难,轻薄死者。反映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或用“非常手段”,以偷窥的方式,炒作绯闻丑闻、琐事轶事;或从强调人情味、趣味性到煽情乃至纯粹的感官刺激、血腥报道等。譬如报道两个不慎从高楼坠下的建筑工人,就用《奇怪奇怪真奇怪一条钢筋穿两人》作标题,形容钢筋将他们像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报道一位民工因对着高压线撒尿而遭电击身亡,就描述民工
“尸体被烧成了烤鸭”;报道老人轻生跳楼,就说:“老人纵身一跃”;报道广州炎夏有30多人因酷暑而亡,就说“广州酷毙30余人”;甚或利用恐怖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有奖竞答等。
一般而言,社会的和谐以人的和谐为前提,以社会对人的尊重和关注为基础。如果媒介在利益的驱动下放弃人文关怀,很难履行其固有的角色职能。媒介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理应成为弘扬、倡导人文关怀的有力工具。
一、 媒介应该是人文关怀的积极宣达者和忠实的践行者
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应重视对人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尤其是在报道普通平民、弱势群体时,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格尊严,而不是借助报道之名谋“轰动”之效。在新闻报道中流溢出关切之情,体现出人文精神,既是新闻报道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对人生命价值的一种张扬。比如在SARS新闻报道中,深入非典病房采访的摄影记者贺延光,为了尊重镜头中那些病人和亡者,尽量避免暴露他们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是运用象征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他摄取下这样一个画面:病房深处的病床上躺着一个刚逝去的病人,而墙上的心脏监测仪已显示出抢救刚刚结束,一个医生久久站在非典病人的遗体前。这样的瞬间,让人回味无穷。贺延光说:“在危重病房,在抢救室,如果仅仅想着给读者一个可怕恐怖的场面很容易,但真正好的记者好的照片,不但能真实反映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对事物本身一种关怀和思考,传递它本质的信息。”
(3)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表现在对悲剧产生的复杂背景、主客观原因及造成的影响的分析上,给人以广阔的哲理思考,从而提醒人们的伦理道德意识,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舆论基础。
新闻报道应重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关照。譬如曾获亚广联纪录片奖的《沙与海》,作品表现了居住在腾格里沙漠的牧民和黄海井蛙岛渔民两户孤独人家不同的生活状况。作者尝试在一个片子里描述两种在地缘上完全不同亦鲜为人知的人与自然的故事,通过未加斧凿的真人真事,不经意间流露的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述,使观者对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生存的牧民和渔民平添几分敬意。这样的纪录不仅仅是客观呈现,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更多的人把目光转向这片荒凉恶劣的生存之地,从而有助于改造这里的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
新闻媒介应担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社会转型期失衡的价值观的责任。当前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利益的争夺和重新分配日益复杂、尖锐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和矛盾,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这些都亟须大众传播加以疏导,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毫无疑问负有艰巨的责任。
媒介不仅要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尽可能多地报道一些充满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和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品位的作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引导民众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在建构和谐社会体系上起到社会导向的作用。
二、新闻报道应努力规避“人文关怀”的误区
涉及民生、灾难性报道避免流于表面化。目前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新闻报道较多关注平民、弱势群体及他们的困难和不幸。这些涉及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一般是突发性的事件,譬如灾难、车祸、火灾等,这类信息具有强烈的冲突性,易于产生传播效果。媒体在报道此类信息时,应尽量避免报道的表面化。有些媒体往往只注重表现受害者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现状,忽视了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和顽强精神的弘扬。譬如对艾滋病患者的报道,有的直呼其名、刊登照片不做任何处理;有的报道灾难新闻,只注重赤裸裸地图片刻画,血腥场面,人物悲恸等。其实,在新闻报道中,深层次挖掘灾难性事件中受灾群体与恶劣生存环境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不仅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更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的启发、教育作用,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
避免过分平民化而导致“庸俗化”、“娱乐化”现象。人文关怀报道强调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倡导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报道新闻,洋溢着对人性的美好追求。在日益倡导民生的当代,新闻媒介突破传者本位,开始以普通民众、老百姓为主要对象的“受众中心”模式,追求“平民化”成了各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和“卖点”。但问题是,一些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出现越来越琐碎、市井、娱乐化的现象。譬如,内容更多地限于数不清的街头吵架、纠纷、失窃,事情琐碎,而将可能更重要的新闻排除在报道之外。以民生新闻的代表“南京零距离”来说,曾有调查显示:“在2003年1月20日至26日的170条新闻报道中,党政新闻只有5条,负面新闻则多达93条。”(4)虽说这样将节目的视野对准普通市民的困难和批评意见上能提升收视率,但客观结果是转移了公众的视线,而且媒介也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状态,还可能误导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判断。
媒体在编辑新闻标题、导语和图片时应避免缺少人性化的特征。随着媒体对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日趋公开化和透明化,尤其是发生的诸如火灾、矿难、泥石流等灾难事件,更是媒体追逐的热点。于是,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灾难图片大量充斥于报纸版面和电视图像中,一些画面甚至让人不忍观看。《中国青年报》去年底刊登了《一个电视记者的困惑:“用血腥赚取收视率”》引述了一位制片人的制片心得:“现在的观众,一般的杀人案件已经看得厌倦了,非要看到尸块、血迹;一般的强奸案件已经不感兴趣了,奸淫幼女的才会看上几眼;一般的情感故事已经审美疲劳了,同性恋题材才会多看几眼;一般的奸情丑闻已经不爱看了,老妻少夫的组合,他们才会锁定频道——制片人的采编心得,听上去有些危言耸听,但我知道,那都是有收视率依据的,他是用收视率的数据说话!”(5)收视率是衡量一个栏目是不是成功的重要指标,但是单纯追求收视率,片面地迎合少数受众的感官刺激,往往会让节目陷入庸俗化、媚俗化的误区,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客观公正地报道人物和事件,理性地实施人文关照。理想的新闻体系的前景应该是更加公共化、信息更具分析性、更有深度、更有批判性、更能反映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6)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文明的要求,是一个媒介所必须具有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注释: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符建湘、周宇:《建设和谐社会的媒介责任及其效能解读》,《新闻界》,2005年第4期
(3)《中华新闻报》2003年6月
(4)王寅:《<南京零距离>现在报纸抄我们》,2003年8月28日,《南方周末》
(5)周云龙:《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8日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者系广西钦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新闻学硕士)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