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9日,成都杜甫草堂,一白发碧眼的外国男子一脸陶醉地拉着大提琴,琴声在亭台花木间流淌……
他是瑞士法语乐团著名演奏家吴迪。“我这次专程从瑞士飞到成都,只为买何夕瑞的提琴。”吴迪说。在何夕瑞重庆荣昌县的老家,他用了两天多时间挑选了4把提琴,“痛苦”选择后,定了怀里那把。
何夕瑞,61岁,荣昌县人,自称“何大木匠”,但更多的人称他“奇人”。
何夕瑞奇,奇在从一个木匠变成了制琴大师。如今,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教授张世祥、葡萄牙古本江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马科思、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小提琴神童杨天娲等一大批中外知名演奏家用他的琴。
何夕瑞奇,奇在他仅上过半年初中,但现任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提琴制造专业特聘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环球弦乐协会贵宾会员。
“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吃苦。”
何夕瑞可谓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生物专业,任教于四川畜牧学院。母亲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是一位美丽优雅的音乐教师。小夕瑞对音乐颇有天赋,稍加指点便会识谱、拉琴。而每次父亲讲动物、植物时,他也听得目不转睛,表现出浓厚兴趣。
然而,他12岁时,父母双双成了右派。何夕瑞初中一年级没读完便辍学。16岁那年,迫于生计,他拜师学起了木匠,瘦弱的身材令老木匠暗自摇头。不出师傅所料,何夕瑞不堪忍受拉锯之苦,在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出走。路上,遇一生产队放映《青年鲁班》,欢天喜地饱看一顿,片中木匠最后娶了个漂亮的技术员。青春年少的他不禁心动:当木匠能找好媳妇!便调头回了师傅家。
从此,他常常半夜爬起来仔细琢磨师傅的工具和打制的木器。1年后,他的技术远远超过师兄师弟。5年后,20岁的何夕瑞被荣昌县一机械厂选中,从事模具制作。
一次,厂里搞文艺活动,缺一把大胡。看大家着急,何夕瑞便琢磨照二胡模样做一把。他找来鼓皮、木料、蚕丝鼓捣了几天,终于做成了,大家都十分震惊,而这把“依葫芦画瓢”做成的大胡,在文艺演出中竟“一炮打响”。
后来,厂里发现他父亲是右派,尽管很惋惜,但还是把他辞退了。
回到农村的何夕瑞,不得不重操木工旧业,几乎一蹶不振。这时,一位叫胡启惠的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姑娘温柔贤惠,懂音律。看到何夕瑞很悲观,她说:“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并买来一些音乐及制琴的书籍给他。
失落、彷徨的何夕瑞坚定了制琴的信念,一把把胡琴、提琴在他手中诞生。
1979年春天,何夕瑞带着琴来到四川音乐学院。一位教授拉了后,说:“这哪是提琴?明明是板胡的声音。”这位教授告诉他,不是模仿就能做出好琴的,要多看书,多听名家演奏,从音乐灵感中掌握制琴的技巧。何夕瑞茅塞顿开,从此,他一边制琴,一边自学乐理、乐器、有机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微积分等。
他慢慢发现,琴用木材与其生长的海拔高度、土壤酸碱度、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
他将自己卖琴所得的收入投入到寻找木材上,几十年来,他不仅跑遍了国内森林,还远赴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原始森林,这使他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1983年6月的一天,在西藏的原始森林里,何夕瑞正在寻找木材,一群饥饿的狼向他扑来。何夕瑞抱头逃命。群狼越逼越近,危急中他想到了狼怕光,急忙用相机朝狼群一阵猛拍。狼群被短暂镇住,就这样一边逃命,一边拍照,直到听到牧民家的狗叫声,他才瘫倒在地。
两年后的一天,何夕瑞在缅甸一原始密林里,在离他不到10米的地方,一足有1.6米长的大棕熊“轰”地跳起,直扑而来。何夕瑞知道遇到熊不能逃跑,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与熊对峙着。几分钟后,大棕熊一摇一摆离开。
在何夕瑞眼里,提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琴是演奏者右臂的延伸,是声带,手是呼吸。琴质的变化随演奏者自身素养的变化而变化。”他说。所以对于名家之作,何夕瑞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其所能拜见、揣摩、学习。1986年,世界音乐大师梅纽因来中国演奏,何夕瑞赶赴北京,四处托人买到了最前面的票。“与梅纽因相距咫尺,目睹大师的风采,我深深地陶醉了。”他说。
1998年,葡萄牙古本江乐团到重庆访问演出,何夕瑞找到重庆市文化局,希望能够欣赏到马科思用的提琴。“那是一把多么精致的琴呀!提琴的面板用的是阿尔卑斯山的云杉,背板是枫木。”何夕瑞说,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对琴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
很快,他制作提琴的手艺达到炉火纯青。
“好琴,太完美了!”代表世界小提琴演奏最高水平的马科思和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使用了“何氏提琴”后连声称赞。当听说这把“中国造提琴”要送给他时,马科思兴奋得像个孩子,把琴高高举起,激动地喊:“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何夕瑞的琴被越来越多的音乐界人士喜欢。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教授张世祥,用何夕瑞制作的小提琴演奏多次摘取国际大奖。中国西部小提琴比赛上,有一半获奖者使用的是何氏琴。2001全国少儿小提琴比赛上,川渝两地12名获奖选手用的都是何氏琴……
41年来,何夕瑞制作了1000余把琴。
2001年,何夕瑞荣获“巴渝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从一个走村串户做木匠活的小木匠,到制琴大师,何夕瑞成为人们眼中的奇人。每逢有人向他讨教经验时,何夕瑞说:“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吃苦。”
“能把提琴制作理论传授给更多的人,是一生最为快乐和高兴的事。”
2003年9月,荣昌县城街头巷尾流传着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仅读过半年初中、已58岁的木匠何夕瑞,收到了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提琴制作专业教授的聘书。
“何夕瑞只是个木匠,初中都没毕业!当时有教授质疑。”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工作部一负责人说,“但大多数人认为,何夕瑞在制琴领域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全能胜任教学。”
“他不仅制琴,还研究制琴学、木材学等,他写了10余篇颇有影响的关于制琴的学术论文。”管弦系主任李开祥说,“他的知识已远远超过了研究生水平,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学、材料学、微积分可谓无所不通。”
收到聘书,何夕瑞彻夜难眠。川音支付的报酬很微薄,最高课时津贴仅为每节课30元,而自己做一把琴就能卖到数千元甚至几十万元。“如果应聘,我就再没时间制琴了。但是,如果能把自己几十年研究的提琴理论传授给更多的人,将是一生最为快乐和高兴的事。”
何夕瑞欣然接受了川音的邀请。
“38年前,我开始制琴时,一把琴只需一周,但这把琴整整花了我3年的心血。”第一堂课上,何夕瑞举着一把琴说。何夕瑞告诉学生们,一把优美的琴不但是心血的凝结,还是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为了让学生感受这把花了3年心血的琴,何夕瑞坐在椅子上,把小提琴竖在大腿上拉开了。原来,因寻找木材,他手脚都受过伤,无法将琴架在肩上,但他是“多想用自己做的小提琴拉一首曲子,让心中的音乐流淌啊!”
“不是木匠,是资格的教授!”200多名学生在讲座结束后深深感叹。
学院负责人介绍说,提琴制作前途广阔,但国内人才匮乏,而何夕瑞的制琴理论,为我国作出了贡献。
“造几把能传几百年的琴,修几座后人看了说声‘木匠还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房子。”
2004年4月16日,何夕瑞再“爆冷门”,在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成立庆典仪式上,领取该学院兼职教授聘书。
该院副院长徐伯初曾参观过何夕瑞自建的巴洛克风格的房子,他说:“那是老何梦想的一个结晶,凭这座房子,老何就有资格开建筑学讲座!”
那是何夕瑞56岁时建的,有1000平方米,据他本人介绍,是目前中国第一座按照声学原理修建的个人住宅,每根栏杆的花纹都考虑过声音的传播,每块地板撬下来都能做把上好的小提琴。
“我有两个梦想:造几把能传几百年的小提琴,修几座300年后人们看了还会说声‘木匠还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房子。”
为了很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何夕瑞搜集明清民间建筑的图片资料,拍摄现代重庆乡间民居的照片。“提琴制作和建筑既是技术,更是艺术。”何夕瑞说,他会精心确定课题、制作教案,把对小提琴和建筑的感悟告诉学生们。
“为了世界提琴文化的交流,为了小提琴文化得到传承,我愿意一搏!”
“做了一辈子的琴,却从没见过制琴大师的像,这是我的遗憾。”何夕瑞说。
于是,他自己动手雕世界音乐界有名的“制琴三圣”、300多年前意大利的制琴大师:阿马蒂、斯特拉底瓦利和瓜奈里的塑像。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他们的雕像。
“从没接触过美术而搞雕塑,难度可想而知,但为了世界提琴的交流,为了提琴文化得到传承,我愿意一搏!那时没摄影,能展示他们形象的绘画也少,我只有大量阅读15-18世纪的资料,查找线索,根据他们制作的琴的风格和性格、命运来塑像。”何夕瑞说。
10月,川音派专车到荣昌,“迎请”3尊塑像到学院,永久安放。
“这正是我心中的瓜奈里、斯特拉底瓦利、阿马蒂。”李开祥非常吃惊,“很难相信一个没有画过画、塑过像的人能塑出这么传神的雕像。”
在成都演出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胡坤,见到何夕瑞寄给他的“三圣”雕像照片后十分惊奇,他说他会把这些照片带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去,告诉大家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让雕像作为中西提琴交流的大使。(《当代党员》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