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山很美,但是挡住了外面更美的世界!”东北林业大学学生杨淑静没有想到,她在暑期赴西部支教时在课堂上说的这句话,竟然激起了一个孩子对未来的憧憬。
“老师,您的话让我觉醒,我也不会再放弃,会一直努力下去,直到看见外面的世界。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红河乡中学的初二学生吴亚彤日前在信中对杨淑静说。
这封来信,让杨淑静回到了3个多月前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中。
今年3月,校园网站贴出了校团委一则通知: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采取学生自由组队、自主申报的形式,经过院系预答辩和校终审答辩后胜出的A类团队,将获得学校的全额资助;B类团队将获得学校和院系各一半的资助;C类团队学校予以立项并参与评奖,但经费自筹。
杨淑静和同学韩晓刚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他们费尽周折联系上了本校在甘肃省泾川县红河乡做志愿者的虞峰,他说:“欢迎师弟师妹来西部与我一起圆梦!”
杨淑静和韩晓刚立即行动,先是在全系招募团员,很快又有3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进来。然后他们分工起草社会实践报告。5月下旬,杨淑静和韩晓刚组建的团队参加了院里预答辩,最终成为A类团队,获得了4000元全额资助。7月31日,就踏上了开往西部的火车……
在红河乡,他们借来一间窑洞作教室开始上课。可有一天,当杨淑静来到教室时却发现黑板不见了。原来,仅有的一块小黑板还是从乡卫生院借来的,人家要用就拿回去了。到另外一个村的大学生,因为没有教室,只好在室外给孩子们讲课。
“以前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回来写个调查报告,完事大吉。而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社会有了全新认识。”杨淑静对农村教育有了比以前更深入的思考。
与杨淑静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研究生部的7名同学。这支由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园林3个专业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进行了为期10天的林业调查。
当地林业部门提供的“敞篷车”,将他们送到了乌玛自然保护区公路的尽头——写着“零公里”的路标告诉他们:前方没有了路。7个同学背着帐篷和睡袋,沿着额尔古纳河开始向原始森林出发。这里的蚊子个儿大,咬得人满脸是包。
一度,他们想到了放弃。队长吕尤说,“一种使命感支撑着我必须走下去。”
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空帐篷,是护林工人临时用的。“这也好,我们正好有了栖身之地,不用自己搭帐篷了。”每天,他们从这里出发沿途考察:定点观察动物习性,考察林业珍稀物种,提取额尔古纳河水样……让他们感到最痛心的是非法采金者对环境的破坏。他们看到,原始落后的淘金工艺致使植被受到侵害,甚至河流改道。
吕尤回忆说:“那几天,对我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磨炼。”
对此,东北林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刘彦感慨:“理念上的转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过去的“三下乡”活动多数是组织行为,但是受教育的主体是被动的;而现在,从选题、组队,到实践、总结,都是“我的实践我做主”,以学生为主体,结果成效就大不一样。
林学院绿色三江行小分队来到中科院三江站调查时,高瑞睿失声哭了起来。“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三江平原卫星影像图,中国原有的绿色三江平原大部分都已被开垦成‘黄色’。作为一名林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的心在痛!”
“原来也一直认为就业压力大,现在才明白,基层是多么缺少人才啊,而毕业生却都在城市‘扎堆儿’了。”高瑞睿顿悟。
到西部支教的韩晓刚认识到,对于西部的孩子来说,精神上的鼓励远远大于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课堂上,他一遍一遍地教学生:“Peoplecan,Ican!”(别人行,我也行!)
由此,“忧患意识”、“责任感”成为东北林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鑫表示,社会实践最重要的目的是唤起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
赵鑫认为,社会实践区别于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改变以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理论,而是变为主体参与到实践中,深入生活,亲身体会,了解社会,磨炼意志,做到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结合。
据了解,目前在东北林业大学,社会实践已成为一门必修课,被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并提供专门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一套包括组织领导、考核总结、奖励、管理和评估在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整体系也正在形成。
本报黑龙江12月2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