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舒畅:西藏长寿老人在增多
新华网拉萨12月23日电(记者贾立君)尽管已是115岁高龄的阿麦次仁老人耳背、言语不清,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记者几天前在她家院子里见到她时,老人手捻佛珠、独自拄着拐杖走到大门外去晒太阳。 阿麦次仁老人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江夏乡加荣村人。县公安局户籍资料显示,她生于1891年3月16日。当地一位干部开玩笑说,如此算来,她已是一位跨三个世纪的老人了。
林周县民政局副局长王正勇说,阿麦次仁老人再过几个月就116周岁了,年龄紧逼世界纪录。此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全球最长寿的人”的伊丽莎白·博尔登,已于12月11日在美国田纳西州去世,她享年116岁。
阿麦次仁先后生育两女两男,眼下住在嫁给本村的二女儿央金家里。今年65岁的央金告诉记者,自己的大孙女已经12岁,家里可谓“四世同堂”了。央金说,母亲生活中没有负担,心情舒畅,自然也没有什么小毛病。即便是偶尔感冒,也可及时到两三公里外的镇里医院治疗。
在外界的印象中,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寒缺氧,长寿者不会多。然而,目前“海拔高寿命高”成为西藏一种新生的社会现象。
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最新统计表明,西藏目前270万人口中,有80岁至99岁的老人19500多人,而百岁以上的老人也有79人。不过,眼下尚不清楚115岁的阿麦次仁是否为“冠首”。工作人员云丹介绍,这是西藏历史上百岁老人最多的时期,西藏也成为全国百岁老人最多的省区之一。
谈到长寿老人增多的原因,当地不少干部认为,酥油、糌粑等高热量绿色食物是这些老人身体健康的“法宝”;医疗条件的改善、宗教信仰的自由,是他们长寿的保障;另外,经历过旧西藏困苦生活的老人们,进入新社会后心情舒畅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西藏这些长寿老人大都居住在盛产青稞、小麦、土豆的农区,他们的食物常年以粗杂粮、牛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当地温室大棚的增多,他们的食谱里也增加了不少的蔬菜。
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西藏人的平均寿命由1959年的35.5岁延长到现在的67岁。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