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香港廉政公署请犯罪嫌疑人喝咖啡以协助调查的启发,广东中山市人民检察院近期出台《中山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委员会廉政警示谈话制度》,对“五类人员”进行警示谈话。目前已有3名国家工作人员被请去“谈话”。(12月22日广州日报)
“防”比“惩”更重要
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制度向来是港人自豪的“反腐”剂,由于请去喝咖啡的人有90%以上被查处,从而使“喝咖啡制度”不威自严,声名远扬。 中山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借鉴香港廉政公署“喝咖啡”模式,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也不失为一剂“防腐”良药。
就反腐败工作而言,事前的“防腐”要比事后的“惩腐”更重要。现实生活中,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沦为腐败分子,成为“阶下囚”,大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如果在其出现轻微违纪行为时,对其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警示,使他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组织不是不知道,让其在脸红心跳中心有所惧、如梦方醒。如是,这种让“准腐败”干部在出现“苗头”的初期就接受诫勉之举,就能将职务犯罪倾向和苗头遏制在初始阶段。
湖南省祁东县高福生
制度细节有待完善
要让中山市的“廉政警示谈话”真的像香港廉政公署“请喝咖啡”那样,成为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制度,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细则化是其一,随意性、模糊化是中国式法规的硬伤,也是法规行之乏力的症结所在,对于“警示谈话”,对象如何筛选必须有严格的实施细则与标准,不能因人而异、因官而异;区别罪与非罪是其二,如果说谈话对于轻微的违规者是一种敲山震虎的警示,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就可能是打草惊蛇,使得犯罪分子早作防备,所以必须严格区分对象,以免给进一步的司法介入制造障碍;制度化建设是其三,对于新生的制度,其潜在的通病是,草创之际雷厉风行,日久而颓,虎头蛇尾。“警示谈话”也不例外,如果未能持之以恒,一切制度优势都只能是镜花水月。
广州市练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