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紧海外找能源(热点追踪)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沈林 本报特约记者 王轶锋
据法新社报道,韩国现代重工21日宣布,将与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在阿布扎比附近海上的油田地带建设海上钻井平台。 韩国媒体对此大感振奋,一方面因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海上油田建设合同”,另一方面,这也“为韩国同其第二大原油供应国阿联酋加强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纽带”。
论国土面积,韩国远不如中美印,论经济发展程度,韩国与日本也相去甚远,然而在上周末举行的五大能源消费国峰会上,却绝对少不了韩国的身影。韩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进口国和第六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资源几乎100%依赖进口。据韩国研究机构测算,国际油价每上涨1美元,对韩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可达10亿美元;而原油价格每上涨5%,韩国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少0.2个百分点。2005年,韩国进口石油的费用达到创纪录的427亿美元,比前年增加了42.8%。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飙升,更让韩国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
韩国进口石油80%来自中东地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由于与中东产油国外交关系一般,韩国的石油来源几乎中断。这迫使韩国政府从此调整外交政策,采取了亲阿拉伯的外交路线。多年来,韩国一直非常重视与中东的外交,甚至形成了“以能源为中心附带抢占市场”的中东政策。韩国企业很早就开始随着政府进军中东市场,很多中东产油国的石油生产设备都是由韩国企业承建。此外,韩国的家电和汽车在中东市场也很受欢迎。
韩国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在美韩同盟的框架下展开的,其目的在于保证美国主导下的中东石油的稳定供给。但是由于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不稳和各国争夺中东石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韩国的进口成本大大增加。开辟新的石油来源、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变成了韩国的一项紧迫任务。
卢武铉政府上台以来,为确保能源供应多元化,大力开展能源外交。先是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与这些国家进行能源开发合作;后又24年来首次访问非洲大陆,目标仍是产油大国——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现在又把重点放在了越南、缅甸、印尼等亚洲国家。在完成确保能源供应的首要目标的同时,韩国还不忘将“中东政策”加以推广,随后将电子产品和汽车大举推向这些地区,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除了开展积极的能源外交确保石油供应,韩国政府还大力扶持国内石油企业加紧海外收购。目前,韩国在海外的油气资源开发已涉及20多个国家。在韩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下,韩国计划再投资16万亿韩元(约合156亿美元),大量收购海外油田和石油开发公司,到2013年底前,实现油气自主开发率由目前的3.8%提高到15%。今年3月,韩国通过了《国家能源基本法》,专门设立了由总统任委员长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对海外能源开发工作进行领导。▲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