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颂民
赏石一般从奇石的外在美开始欣赏,即赏石的第一阶段对奇石的色、彩、造型、纹理、质地进行欣赏。
奇石的色概括为“色泽艳丽”、“美丽鲜艳”、“五彩缤纷”、“七彩纷呈”、“绚丽多彩”。色彩和色调本身都是无限丰富多样的,又是变化无穷的;
奇石的纹是形成山石、文字石、画石、人物石、动物石、景物石、器物石等各基本种类奇石欣赏内容和审美特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奇石的型千姿百态峰谷相生,沟壑纵横、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相连成脉,气势贯通;奇石的象,是由图像、物象、形象,由质、形、色、纹自然组合而成。不同的质、形、色、纹及其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象,从而产生具有不同象的石种、品种和每一枚独特的奇石。
奇石的外部有的酷似人或动物,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有的好像蓝天大海,山川景物,生动逼真,感人至深;有的质地细腻,手感和观感都很好;有的还能听到悦耳的声音或闻到清香的气味等等。这些外在的特征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旷神怡,精神上十分愉悦,从而体味到“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妙处。这就叫“悦目怡神”是赏石的第一阶段。
然后进入赏石的第二阶段即奇石的内在美也就是高级阶段:“养性修身”。这时应继续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性,不但用感官去感知,而且用心用脑去体味,去思考、去联想、去比喻、去推理,于是就会发现奇石的许多看不见的、摸不着、听不到的内在品格、韵味、意境、情趣;进而发掘出奇石的气质美、神韵美,悟出它的精神,性情,喻意等深层意蕴。
当你进入赏石第二阶段时就会发现有的奇石体现出一种清纯美,有的则表现为艳丽美;有的是淳朴美,有的为粗犷美;有的壮美;有的娇美;有的素美,有的俏美;有的透出一般浩然正气,有的卷起一阵凛然雄风;有的亲切可人,有的尊贵可敬;有的禅石颇具仙风道骨,给人以先哲智者之威,有的造型石奇特绝妙,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之工。当你看到广西的水冲石、福建的九龙壁石,千姿百态,使人想起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各句而口服心服;水晶石是那样的晶莹剔透,使人联想起光明磊落的做人准则而肃然起敬;有的奇石色彩、画面、造型千变万化,使人想到世界的沧桑多变,万物的变幻无穷,进而感慨万分……不胜枚举。
第二阶段赏石时的这种体验、思考、联想、比喻、推理的过程使人把赏石与为人处世,万事万物便很自然地联想起来了。古往今来,便有了“以石明志、以石寄情、以石镇邪、以石赴死、以石托生、以石聚德、以石壮怀”的风雅之举。于是,从赏石中悟出很多人生哲理发人深思;从赏石中产生很多体验,从而陶冶人的情操;从赏石中吸取无尽的力量,进而催人奋进。
赏石的两个阶段,即观赏奇石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可以说是赏石的两个目的,同时又是赏石的两个结果。人们为什么又要赏石?进而又要从赏石中得到什么呢?都可以用“悦目怡神”,“养性修身”来概括,这也就是赏石的真谛和实质。这两个递进的阶段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提高过程。没有前一个阶段,就不可能进入后一个阶段。有了第一个阶段就一定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否则,就不可能达到赏石的最高境界,也就达不到赏石的终极目的。
赏石进入第一阶段比较容易,因为奇石那些直观的特点比较容易感知。而那些摸不着,看不见的内在本质,就比较难以发现和掌握。所以要进入赏石的第二阶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如此,现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这就是一些人往往只注重奇石的外在特点,而忽视它的内在本质,只追求奇石的具象特征,而不去解读其丰富的内涵;只满足于赏石第一阶段的“悦目怡神”,而不去能动地把赏石推进到“养性修身”这个高级阶段。
[中国收藏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