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1910年,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传教士,毕启、启尔德、陶维新等人,在成都南门外的锦江南岸一大片空旷地上,开始筹建“华西协和大学”。这块校址土地平坦、清旷,既与城中心靠近,又有足够的空地作为大学将来的发展,于是市民们就给它取了一个“很成都”的名字-华西坝。
昨日,来自川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戚亚男先生,配着一幅幅珍贵老照片,向“成都故事”听众,讲述华西坝的趣闻妙事。
华西坝“启蒙”春熙路
庭院式的大学校园融合着中西文化的精华,一片片宽大的四方草坪,整齐地排布在校园里。草坪之间,是宽敞平坦的道路。比起当时成都大街小巷由两块青石板并排铺成的石板小路,虽说是少了几分精巧,但却多了几分宏大的气势。
这种别有风采的大道“启蒙”了后来成都市最著名的一条街道的诞生。1924年,杨森任四川军务督理,他不习惯于成都小巧玲珑的街道设置。在华西坝道路格局的影响下,他宣布大搞市政建设,拓宽街道。尤其以城东的一条小巷为重点,那就是春熙路,成都当之无愧的文化、商业、娱乐中心,名副其实的“西南第一街”、“中国第三大道”。
华西坝上的博物馆也是四川的第一个博物馆,号称“华西第一馆”,它的第一任馆长是发现三星堆首批外国学者中的美国人--葛维汉。
奶牛养殖场旁的音乐系
华西坝里的校园、“洋人”、学生、奶牛、草坪、鲜花、琴声、钟声、运动场等都使得当时的成都市民既感到神秘,又觉得非常好奇。这个坝子是对市民免费开放的,于是它不但成了成都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参观活动的好地方,还是休闲的好去处。每逢重要节日,各学科教学楼、仪器室、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博物馆都成为了热闹非凡的景点。
在这些“西洋景”之外,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这么一幅画面了:华西坝上的研究者自办的奶牛养殖场旁就是音乐系,音乐系的学生们则常常带着乐器在放养奶牛的草坪上练习演奏,这就是活生生的“对牛弹琴”了。郝弋本报记者李微敖
温馨提示
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等大寺庙已为人熟知,但城隍庙、小关庙也有不少有趣故事。12月30日下午3时,欢迎市民到草堂路17号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免费听讲“成都小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