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2月24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说,针对绿营“立委”日前公然“抹红”承办“国务机要费”检察官的行径,我们一直在等民进党中央会不会有反应,毕竟一个从民主抗争中淬炼出来的政党,是不应容许这种行径的。 结果等了好几天,只见到前新潮流系总召段宜康表达不认同的声音,他还说“这不能放大为民进党的集体操作”,如果这真只是个人行为,那么好歹党中央表个态吧,结果党主席游锡堃竟是带头质疑检察官张熙怀“对中国那么好,会不会因为这样泄密”,这不表明的是在配合“抹红”的操作吗?
社论指出,之所以会这么在乎民进党的态度,是基于我们对这个以“民主、进步”为自许的政党,一直还存有相当期待。没错,藉由“认同台湾或中国”与否的论述来进行政治操作,民进党这回并非第一次,但至少在此之前,这种操作主要是针对泛蓝的政敌,或是他们所不满意的媒体,最起码还不至于触及到司法层面,毕竟这已是最后的净土了!一个成天把“尊重司法”挂在嘴边的政党,替台湾人民守护好这块最后的净土,应该是无所回避的责任吧!很遗憾,我们看到民进党内愿意站出来批评这种“抹红”操作的段宜康,自己在党内都经常被批斗,而动见观瞻的党主席,却选择加入“抹红”的行列。从发言位置去做对比,请问哪一种论述算是目前民进党的主流立场?这好像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了吧!
要知道,以“抹红”手段来打击审判过程中检察官,或许在政治操作上有其模糊焦点的效果,但它的后果却相当严重。如果这种行径是被容许的,那么“法治”这道最后防线,恐怕真的要土崩瓦解了!未来谁还需要“尊重司法”?只要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不论审检任何一方只要不合我意,就马上祭出“红帽子”,拿过去斗争政敌的手法,整套搬来对付检察官或法官,对诉讼中的法界当事人进行思想检查,甚至将他们过去说过什么话、写过什么书、去过哪里等的种种,择其片段加以扩大渲染,除了企图塑造某种“寒蝉效应”外,也为未来的审判结果埋下伏笔,亦即只要审判结果不利己方,就可很自然以“政治介入”的理由加以否定,真要走上这一步,那台湾的司法尊严,还能维持几许呢?
社论表示,不讳言说,我们本来很不想提及“麦卡锡主义”这个概念,毕竟这已是历史遗迹,当代任何有起码政治智慧的人都不应容许它再在台湾复活,更何况是承受过威权打压的民进党,在力守这道防线上更应当仁不让。很遗憾,我们今天却见证类似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在台湾的上空飘荡!当年担任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的麦卡锡,在一九五○年代大肆渲染共产党侵入政府和舆论界,促使成立“非美调查委员会”,在文艺界和政府部门煽动人们互相揭发,许多著名人士如演员卓别林和发明原子弹的科学家奥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在美国掀起一种恐怖气氛,不仅如此他还公开指责有两百多名共产党人混入美国国务院,但却未提供任何具体的人名。更以军队和政府官员中有人从事颠覆活动的名义,举行了长达三十六天的听政会。那个时期美国各个领域的精英几乎是人人自危,一个不当心即可能被扣上“红帽子”,旦夕之间就身败名裂,那种恐怖的氛围,就是我们今天时常讲的“白色恐怖”。
今天在台湾,对政治人物、对媒体动辄祭出“红帽子”几乎已是稀松平常的操作,说它是一种惯性思维并不为过,而在“认同台湾”这种政治正确的威力下,很少人愿意正面去反省这种动不动就“抹红”的作为,会对台湾政治文化产生多少负面效应,如今这种操作已经伸向司法领域了,如果再不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揭示出来,我们担心台湾终将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社论最后说,在此诚恳地呼吁执政党,让“国务机要费”案的审判在纯净司法的氛围中进行,停止那些莫须有的“抹红”操作吧!要知道,开记者会指责一位检察官有“亲中”立场很容易,但这对台湾正在走上轨道的法治文化,却是有无比摧毁的力道的!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