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日,竟成了一些殡葬“黑中介”发“黑心财”的黄金日。据上海市殡葬管理处预计,今年冬至祭扫人数将达239.3万,扫墓总人数将创下历史纪录。“这无疑是殡葬中介赚钱的好日子”,一位业内人士说。
“中介”和个别工作人员结成利益同盟
前天,家住上海浦东新区的周女士母亲病逝。 老人刚走,就有一中年妇女主动前来为老人擦身换衣,并询问是否需要“殡葬一条龙”服务。周女士没答应,中年妇女马上翻脸,嚷嚷着索要“擦身换衣费”。周女士无奈,只得给她200元才打发走人。昨天上午,又有数人前来周女士家声称提供“一条龙”服务。
周女士不禁起疑,这些人不请自来,从何获知逝者的消息?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一些“黑中介”早已与医院、殡仪馆的个别工作人员搭上了关系,由他们向“中介”卖出丧家姓名、家庭地址和电话。这些“中介”和医院、殡仪馆等单位的某些人员结成了利益同盟,每提供一条丧家的信息,即可获得50元至150元不等的信息费。
墓地建设偷工减料 售后服务大打折扣
经调查,目前活跃在本市的非法墓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未经市民政局批准的,属于非法建造的公墓。二是少数经过区、县民政部门批准的公益性公墓,违规对外从事灵位的买卖活动。据悉,这些“中介”每介绍一笔生意成功后,最多可以获得墓地价格20%的利润。按照中国人家族埋葬在一起的习俗,以及便于祭扫的缘故,一般人买了第一个墓后就会在这个公墓中购买第二个、第三个。不少规模不大的公墓为了获得下一笔生意,甚至会以亏本方式将25%左右的回扣塞入代办人的口袋,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公墓为了回本,在墓地建设上偷工减料、在售后服务上大打折扣。
加强行业整顿势在必行
据市民政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殡葬市场大大小小的中介有上百家,其中经过民政部门审批的只有21家。
上海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表示,上海每年有10万人去世,其中五成由社会中介代理完成殡葬业务。而这其中,只有30%是由“正规军”完成的。因此,对于这些非法中介,完全取缔显然不太符合市场需求。
记者昨天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上海有关部门正考虑制定标准,规范市场无序化,经培训后,有望把一批无证却有实力的“中介”,收编为“正规军”。本报记者周其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