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6东北新闻网东北网12月24日电前不久,广东省广州市一家用人单位准备在绥化市聘请一批女工,可是招了三天,也没招到人。许多来此招工的用人单位都有共同的感触:绥化“库存”农民工的数量明显减少了。
绥化市庆安县勤劳镇曙光村显得格外宁静,村长告诉我们“在家的上地了,没在家的出去打工了!”这个村已经有571人走出去打工,每年仅劳务收入就达2559万元。
有这样一组数字:2003年绥化当年劳动力转移人数是40万人,今年劳动力转移人数是94万人,年均增长22.5%,占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90%以上,今年全市劳务输出总收入达35亿元。
从家乡大步向他乡
绥化市农村人口400多万,剩余劳动力多达100万人,几年来,这个市把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市委书记胡世英深入农村和农民算走与留之间的效益账。绥化市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劳务转移领导小组,深入返乡农民工家中做工作,农民们明白了:回家种地,每人每年政策性增收只有300多元,外出打工可以创收3000元至5000元,同时把手中的土地流转出去还可以得到一些收入。
农民往哪儿走?
绥化市交上了一份答案:先后与140多个大中城市的3000多个企业结成了较为稳定的输出关系,建立了农村劳动力档案。目前,全市有组织输出劳动力的比例达到46.2%,靠政府组织的比例达到12.6%,高出全国平均数9.1个百分点。3年来,新建立用工基地580个,达成1078份用工合同和意向协议,签订用工岗位6.8万个。
绥化市还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通过扶持服务、政策倾斜,各类中介组织已发展到近200家,劳务经纪人已达3000多人。同时这个市还积极与域外中介组织合作,目前仅在哈市就有3家大的中介组织与绥化市政府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据统计,绥化市靠中介组织和能人带动输出劳动力的比例达到了33.6%。
绥化市还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等发展经济手段实现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东北网-黑龙江日报)[责任编辑: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