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在广州有了一种实在的安全感。”走在路上,市民刘先生这样对记者说。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仅公众对“社会治安”一项,满意度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不满意度下降9.9个百分点,“安全感”达到4年以来的最高。
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说,给市民安全感是城市管理基准线。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安全感”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感性的话题,普通市民如何用量化指标去判定自己是否感到“安全”?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安全感”决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治安”问题、保障底线、应急机制……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又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职能部门各项管理工作之中。
“治安整治”列工作之首
过去,广州火车站及周边流花地区之乱全国有名,不法分子穿梭于人流中,抢夺、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层出不穷,黑公话、黑职介、背包党等横行一时,成为广州治安的一颗毒瘤。而随着去年年底以来广州市重点整治流花地区治安推出的一系列新举措,公安机关在火车站、汽车站分别增设派出所,火车站广场原保安队伍由200人增加到400人;有关部门联合电信部门全面取缔“黑公话”……现在的火车站发案率直线下降,火车站的一位民警介绍说:“以前每天抓的小偷蹲满一地,现在比以前少多了。”
火车站整治只是广州全面治安整治的一个缩影,针对广州治安工作的薄弱环节,广州市管理者将社会治安问题列为十大工作之首,包括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等方面。市长张广宁表示,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使群众安全感达到85%以上。
今年上半年,广州市成立便衣民警支队和各区的便衣民警大队,配备警力2000多人,对犯罪团伙隐蔽侦查、主动出击,成为打击路面犯罪的一支尖兵;“见警率”与犯罪率成反比,这是公安部人员的经验。为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到街面,广州将1260辆巡逻车配备到巡警队伍,每天街面巡逻警力达3000人;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形成了以110为龙头,多警种联合作战的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巡逻和一级接处警;在全市13个出入口及部分治安复杂地区,广州已经实现视频监控,并计划两年内新增监控探头16万个……今年1—9月,广州“两抢”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8.1%,广州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这一切老百姓都有切身的体会和切实的感受。
“应急”机制保全社会平安
如果说治安状况的好坏是老百姓感受是否有“安全感”的社会环境因素,那政府处理危急事务的能力则是老百姓平安应对重大应急事件信心的来源。
对于多数广州市民来说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近年来广州也同样遭遇各种公共安全事件:“苏丹红”、“孔雀绿”、“转基因大米”、“问题多宝鱼”、“禽流感”、“登革热”……这些公共安全事件耳熟能详,但事件本身却似乎远离市民——用副市长王晓玲的话说,就是这些公共安全事件一露头,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并迅速让问题食品、问题事故远离市民,待事件处理完毕了,老百姓对发生了什么还没有感觉,也就谈不上“市场恐慌”之类的现象滋生。
广州对公共安全事件成熟处理,及各种“应急”预案的安排,起源于2003年拉响的“非典警报”。回顾那段难忘的岁月,浮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地方党委、城市管理者的沉着冷静、运筹帷幄;是白衣战士的奋不顾身、前赴后继;是面对疫魔从容淡定,“茶照饮,街照逛”的广州市民……
弹指之间,非典的阴霾早已散去,但广州在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应急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步。现在广州已构建起了一套科学成熟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而这个“应急”体系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确保城市平安。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近期作了一项调查:市民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满意度达到惊人的91%。这也许是对城市应急机制管理者最好的评价。
“五条线”守住安全底线
在城市里生活,人们最基本的安全底线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就是“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有保障。
随着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保障“五道防线”、“分类救济”等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困难群众与其他市民一起共享广州经济发展的成果。目前,广州市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有12万多人。截至去年底,广州共发放低保金3.66亿元;全市城乡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根据国家民政部发布统计,在全国8月份人均月补助金额最高的10个市中,广州市以人均月补助金额177元位居各大城市前列,困难群众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保障“五道防线”,早已不仅仅只是城镇居民和企业在岗职工最低工资等常规保障;它包括退休人员及“农转居”人员最低养老金、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五道防线”。生活在城中村里的“农转居”人员最低养老金、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纳入广州市五道城乡保障防线;从今年7月开始,广州再次提高全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0元,达每月1152元;全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780元。“政府每次关于困难群众政策调整,都会有一大批人受惠”。广州市人大代表冯容济说,广州市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群众就越有安全感。
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破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途径,自2001年12月广州医疗保险正式运作起,参加广州医疗保险的市民增加至304万人,其中包括50多万为非本市城镇户籍人员和13万多为本市城镇户籍灵活就业人员;从明年1月1日起,广州将实施《广州市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届时每个参保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是广州市解决双特困户居住问题的美好设想,目前广州历年累计解决了4537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其中安排入住廉租房1175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303户、租金核减2059户,今明两年广州将投入15亿元,在金沙洲等地建设廉租房,待该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广州5643户双特困户住房问题将能得到彻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