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心主任王宏长(左一)和党支部书记李志健(右一),向社区居民宣传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
上海徐汇区拥有三甲、二甲医院和医疗科研站所共18家,人才济济,实力雄厚。不过,在田林社区11万居住人口的心目中,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仍然是很多人的“金牌首选”。用居民的话说,“我们离不开它,是因为有个头痛发烧,不用大老远跑医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快捷、方便的医疗保健服务。”
近3年,中心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先后获得上海市老龄委爱心助老特色基地、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区文明单位、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区财政局预算等级达标A级单位、街道抗击非典先进集体、上海市无烟医疗机构、区助残先进集体、区卫生系统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心缘何备受青睐?未来的中心将如何发挥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双重“网络”作用,进一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实力?中心主任王宏长的回答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患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诊治疾病和多项卫生服务已经形成一种自觉习惯。中心的信誉和质量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这种由医生患者互信为基础构筑而成的和谐通道,为中心认真执行上级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争取率先做到“质量保证,就医便捷,费用降低,居民欢迎”奠定了坚实基础。
职责明确
身为副主任医师的王宏长,有着10多年中心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他说:“我们是2001年上海第一批验收合格的示范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区第一所红十字老年护理院。”
中心担负着整个田林地区11万居住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任务。本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近年来,中心分别在社区的仪表、爱建园、吴东、古宜、虹三、千鹤开设6个医疗服务站,并组建相应的服务团队,设立家庭病床,上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近年来,中心推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就诊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完善便民措施。为满足社区康复病人和老龄护理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中心设有中医科等诊室,配备先进的检验、影像等专业诊断和治疗仪器,如美国GE公司的高频500mAX光摄片机和胃肠造影机、意大利C臂X光机、日立7180全自动大型生化仪、阿洛卡彩色超声诊断仪等。共设病床140张,用于收治康复和护理病人。
服务到位
结合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开展,近年来,中心在“六位一体”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的前提下,提前一年完成了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建立了病人满意度实时监测系统;增添了电子信息大屏幕和电子叫号系统;完成了“院院通”办公无纸化和医生工作站无纸化工程、ISO9001质量认证和年度审核工作;建立和落实了12项核心制度;建立并完善了各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奖惩条例;完成了中医药示范区全国评审的准备工作;中医进社区康复到家庭的满意服务在田林社区得到全面推进;强化了公共卫生职能,传染病预防管理在区里获评优秀;被评为区2006年网络直报优秀单位;中心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在全区推广;成立了街道、社区层面健康信息报告队伍,建立了报病网络系统;与心理专家联合开展“关注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课题调研。
此外,中心在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探讨、人才培养、老年护理培训、中医特色、学科建设和名老中医社区工作室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工作成绩。
担当公益
“健康服务尽我责,社会效益放首位。”在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萌芽期,中心果断地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现病人“双向转诊”:市六医院的住院病人,在该院度过急、难、危、重时期后,转向中心。对六院而言,可以腾出床位,是个“减压”;对中心而言,可以利用床位,是个“增效”;对病人而言,可以减少费用,是个“节支”。这一做法,曾被1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3年来,仅“双向转诊”一项,中心先后为全国来沪就诊的8000多例需康复治疗的骨科病人,节省费用5000万余元。不仅如此,中心还开设帮困爱心病房,3年减免社区特困患者医疗费近3万元;先后为社区800多名特困居民免费进入中心办理“慈善帮困医疗卡”;为慈善事业捐款10万多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