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12月24日电 记者刘亮明报道:隆冬时节,走进吉林省通化市“老棚户”徐金香42平方米的新居,70多岁的老人笑意盈盈:“这楼屋多暖和,再不用遭雨漏怕寒冬了。”徐金香在26平方米的老屋一住近30年,得益于棚户区改造,祖孙俩不久前迁入新居。 今年以来,吉林省已拆除破旧棚户区近1000万平方米,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
吉林省历史上形成大面积简陋陈旧的棚户区。居住在棚户区的大多是困难群众,无力维修、改造或购买新房。如何尽快改变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吉林各级党委、政府考虑的大事。
去年8月,时任吉林省省长、现任省委书记的王珉深入棚户区调研后提出:彻底改造棚户区已刻不容缓。当年10月,吉林省政府决定改造城市棚户区,计划用3到5年时间,完成全省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的改造任务,使40多万户100多万棚户区群众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总额约500多亿元的投资是棚户区改造的最大难题。为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吉林省制定了“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相关政策,采取“银行贷一点、财政支持一点、政策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开发补一点”等筹措办法。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资金332亿元,实际开工面积1300万平方米。
今年,吉林省9个市(州)已拆除棚户房938万多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25%;搬迁涉及17.5万户60.2万人,已回迁10.7万户33万人。吉林市要求回迁房做到地面压光、墙壁刮白,防盗门、塑钢窗、水龙头等设施齐全,不装修就可入住。全省改造后的住宅区中,小户型占到70%以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净增4.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