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积极开展幸福社区建设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促进了社会和谐。
明确一个理念,让社区和谐有标准。社区是否和谐,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生活于其中的居民是否感到幸福。居民的幸福感是一个带有综合性的概念,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既取决于社区的发展水平、文明程度、环境质量等,也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多少、生活好坏、心理预期等。沧浪区把增进社区居民幸福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理念,努力使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过程,增强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实践中,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幸福社区建设指标体系以及量化标准,并建立了考评机制。同时,采取党委和政府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力量促进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抓住四个重点,让居民生存有保障。一是促进居民增收。在实行职工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同时,支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增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二是加强就业服务。提升区劳动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开展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一条龙服务,为居民就业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三是完善养老体系。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大力推进社保扩面工作。积极探索养老事业社会化运作方式,建立和完善以区级养老机构为依托、以民办老年公寓为补充、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四是倡导社会救助。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建立“邻里情”互助中心、公民求助中心、老年人生活援助中心,为各类困难人群提供帮助和救助。
营造四种环境,让居民生活有质量。在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幸福社区的必然要求。着眼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沧浪区既注重抓“硬件”,也注重抓“软件”。在“硬件”方面,主要是在搞好服务和美化环境上下功夫。按照“小型多样、适用便利”的原则,建设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近百项日常服务;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服务活动,使社区成为居民的温馨之家。实施以美化小街、小巷、小园为主要内容的“三小”工程,改善社区环境条件;实行城管执法人员、城管协管员、卫生保洁员齐抓环境维护的管理体制,保持社区环境整洁。在“软件”方面,着力提高社区安全稳定水平和文明祥和程度。充分发挥“区长热线”和公众监督热线、社区投诉督察和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作用,把矛盾和困难解决在基层;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结互助意识,形成良好氛围,培育文明风尚。
搭建三个平台,让居民发展有空间。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幸福社区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沧浪区致力于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志愿服务平台。以“邻里情”志愿者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区志愿者协会、街道志愿者指导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倡导志愿服务行为,弘扬居民主体意识。二是民主参与平台。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等方面的关系,尊重居民意愿,维护居民权利,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三是文化活动平台。挖掘和整合区内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实施《“文化沧浪”行动计划》,提升全区的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