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俊 画
杭州大都市的发展史,将记住今天。
两条全线贯通的高速公路,以杭州主城区为核心,如同凤凰的双翼,展翅腾飞。
右翼——杭徽高速,经余杭、临安和安徽黄山相连,杭州至黄山的路程缩短到两个半小时,一条“名城名湖名山”世界黄金旅游线呼之欲出。
左翼——杭新景高速,向西直抵千岛湖并与杭金衢高速公路沟通成网,一个半小时交通圈内,三江两湖一线牵,名山秀水景相连。
凤凰展翅,西部通衢。“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基础工程“交通西进”历经5年,今天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使杭州交通布局一举跳跃到了适度超前的新境界。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在“交通西进”先导下,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旅游西进”稳步推进,产业转移由东向西,1小时半旅游圈和经济圈加速形成。西部通衢,让大杭州迎来一个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
大都市呼唤大交通
时光倒溯,“交通西进”的步伐充满魄力与创新!
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宏伟目标,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市域网络化城市。怎么来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市委、市政府敏锐地认识到,构筑网络化大都市,基础在交通、关键在交通、重点在交通。一直以来,杭州的路网布局“东密西疏”,技术等级“东高西低”,导致了经济发展“东快西缓”。西部五县市占杭州面积80%,当时高速公路通达率为零,总产值只占到20%。
交通的不便利,导致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投资商进不去,农产品和工业品出不来,大量旅游资源无法充分开发利用。如果不加快改善杭州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仅将严重制约全市经济协调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而且将削弱杭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竞争力。
杭州要大发展,经济要腾飞,改变现状势在必行。
2001年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带领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杭州西部五县(市)就杭州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在做强主城区“一核”的同时,以杭新景、杭徽两条高速公路为“两翼”,带动沿线经济的设想逐渐明晰起来。
在调研的基础上,杭州又与安徽黄山市就区域经济发展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衔接方案的协议。这对杭州“交通西进”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1年5月23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桐庐分水召开会议,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进“交通西进,旅游西进”,做到“规划共绘、设施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环境共保,构筑大杭州交通,实现一个半小时交通圈、旅游圈和经济圈”的战略。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十大工程”,并把“交通西进”放在“十大工程”之首,凸显了“交通西进”对于大都市的基础、先导和广泛作用。
大交通带出大手笔
实施“交通西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总投资为300多亿的“一绕、三线、三连、四大接口”大战略,贯穿杭州整个西部地区。
市长孙忠焕多次强调,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要以“观念西进”为先导,加快推进交通西进、旅游西进,充分发挥好交通先行作用。
正是从“交通西进”开始,杭州开启了交通建设多元筹资的大门。2002年6月29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集杭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在临安召开会议时指出:交通西进工程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关键在于体制创新。
新体制带来新优势,“六统一”的新体制应运而生,一举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三大难题。
“用人家的钱,建老百姓的路”,市委、市政府在资金筹措上确立了以“路权”引“股权”的融资思路,很快吸引了省交通集团、上海等投资商的眼光。
“四两拨千斤”,借力生财,为了吸引社会上的民营资本、外资,杭州市交通局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成立杭州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2亿元资本“滚雪球”,引进资本几百亿元。正是通过“向上争一块,存量盘一块,银行贷一块,市场融一块,地方筹一块”的多元资本集合,“交通西进”的建设一路急行军,贯穿杭州整个西部地区。(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体制的创新,交通西进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副市长沈坚说。
大手笔需要大激情
“其他项目有的困难,它都有,其他项目没有的困难,它也有。”交通局局长王水法这样评价“交通西进”建设的5年历程。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动足了脑筋,创造了许多国内、省内领先的工艺。
为了不占用耕地和保护生态,杭徽高速投入数亿元,建造了一条12.5公里的“空中高速公路”,采用了少见的高架形式——上部为四车道高速公路,下部为八车道的02省道,是全省最长的陆地高架。
在水深20米的富春江上建桥,桥墩打桩基就不是件轻松活。为了保证桩基下水既准又稳,工程人员想出在水中埋“箱子”的办法,利用导向装置,将大水泥箱子精确地定位到水中,把水排干然后建桥墩,这项工程在全省的建桥史上是罕见的。
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也为交通西进倾注了令人难以想像的汗水和精力。29岁的项目部副经理熊海军,把自己的婚礼放在了杭徽高速的工地上,见证这一刻的,没有亲戚,没有家人,只有一帮同甘共苦的工友,结婚半年多,父母才见到自己儿媳妇的模样;在建设杭徽高速的两年时间里,余杭段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苏志良休息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10天,连儿子结婚也顾不上张罗;而余杭段总工程师徐利民,常常通宵达旦工作,掉了整整15斤肉。
与此同时,沿线各县市人民也为工程建设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千岛湖富泽村的百余户村民,搬离了自己的家园,拆掉了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蔬菜大棚,放弃了即将收获的农作物。这一切,只为了让高速公路快些建成,能给他们带来更为美好的生活。
大交通带来大商机
杭徽、杭新景(杭州境内)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大大拉近了杭州西部的时空距离。临安人说,这就好像把整个临安挪了一半距离,搬到了杭州的郊区。
这一“搬”,招商引资项目增多了,人才引进方便了,土地值钱了,产业板块形成了……马啸乡浪广村的老把式们在盘算着,以前从村里送出一车蔬菜,将近百公里的路程,到达杭州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山上的蔬菜只需1个多小时就能进杭州菜场啦!你说,这蔬菜不是更新鲜、更好卖了吗?
太湖源镇的竹农们指着墙头的交通图比画着,从临安锦城到杭州是20分钟,再上绕城接上沪杭高速,直达上海菜场——这下,咱们的鲜笋可豪华了,走的全是高速哩!
杭州制氧集团新厂区的员工们也在开心着,几千家住杭州的职工可以借道杭徽高速公路早出晚归,而来回只要1个小时,这就和在杭城闹市上班一样方便!
如果说临安人的喜悦,还停留在对未来的预期上,那么,早在去年杭千高速公路才通到建德时,淳安人就已经尝到了“高速公路经济”的甜头。今年春节本来是千岛湖旅游淡季,但千岛湖镇上所有的道路差不多成了停车场,太多的自驾车旅游人潮几乎使县城交通瘫痪。而浙江康盛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汉康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因为杭新景高速带来的远景效益,他们第一次引进了国外的资金。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经济的梦想,已照进杭州西部两百多万市民的现实生活。令人振奋的是,“交通西进”的战果将进一步被扩大,千(岛湖)黄(山)高速,临(安)金(华)高速,都已排进新的建设日程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