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股指高涨
潜伏市场失衡危机
过多场外资金涌入与少数大盘蓝筹唱“独脚戏”的反差,使得目前市场存在供需失衡的潜在风险
文/沈小平
上证综指12月14日突破历史最高点位(2245)的当天,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醒市场,“现在的市场,乍一看好像很红火,再细看,问题还很多……市场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并没有解决。 ”
事实上,近期以来,“大牛市刚刚展开”与“何时到顶”的冲突和争论在市场中已经越来越多。其中透露出的投资心理就是,股指的不断高涨,一定程度已经超出了市场投资价值的判断预期。而此时,也是市场变化最微秒、最复杂的时刻,最需要的就是清晰理解当前市场高涨的原因,以及洞悉其中的危和机。
某种程度上,我国股市已具备长期牛市的客观基础和条件。
从结构看,这是实施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需要。46%的股票总市值占GDP比重不但低于美国的138%和英国的166%,甚至仅为印度99.23%的一半不足。我国股市规模同我国GDP的规模还不相称,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与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不相称,资本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外部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而我国经济在未来中长期内总体将处于上升时期。加上我国金融市场金融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都将有利于境内外资金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同时,即将完成的股改正在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明显增强,管理部门狠抓上市公司质量的措施不断,使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也相应得到提升。可以说,我国股市在摆脱了长期制度性熊市的困扰后,已经出现重大转折并且迎来持续增长的牛市。
但目前而言,一方面股市“大病初愈”,休养生息还未完成;另一方面,市场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流动性过剩耦合产生的冲击。事实上,今年不足一年时间我国股市单边上涨1200多点直至一举突破5年来的新高,除了其内在的增长原因外,更与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推动具有直接关系。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在世界各地流动的游资达7.2万亿美元,仅投机性极强的对冲基金就有3000亿美元之巨,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它们可以调动的基金更高达6万亿美元之多。特别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大肆渲染,使得全球资本以各种名目,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战略投资,以房地产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有改头换面的对冲基金等各种身份,一浪接一浪涌进我国。
在今年四季度仍可能有350亿~400亿美元通过贸易结算流入我国。再加上FDI等其他方式流入,今年四季度大约有58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我国。如此庞大过剩资金流必然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将自发性地流向我国虚拟经济领域,推动我国房地产、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扬。
但抛去股指高涨的表面景象,可以看到目前股市,主要还是大盘蓝筹股拉动指数,八成股票没有上涨,不少股票股价还在1300点、1500点、1700点左右的水平,有的甚至还在1000点左右。这样一来,翻番的指数与为数过少的投资资源形成了较大反差,高位指数蕴藏着难以持久的不稳定因素。
也就是说,长期的牛市基础和眼下市场投资结构的缺陷形成的反差,场外过多资金的涌入与少数大盘蓝筹的唱“独脚戏”所形成的反差,造成了目前市场供需失衡。正所谓,“摆了一桌席,来了十桌客。”这种供需失衡已经造成了直接后果,就是市场上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但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如果失衡加剧,有可能搅动出越来越多的泡沫,冲击和损害目前市场功能还未健全、运行基础还未稳健的资本市场的健康。
可以说,近期股市涨得过猛,一个不得不高度关注的政策细节,就是新股票发行上市没有跟上导致供需失衡。因此,加快新股发行上市节奏,缓解供需矛盾,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政策方向。实际上,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以来,稳步推动新股的发行,既防止了流动性过剩格局下通常会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问题,又做大做强了股票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而且,有效利用世界上这种过剩的流动性,通过市场的赚钱效应,进行股市大扩容,一方面可以利用流动性过剩来更好地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平衡股市内外的资金和资产供求,通过双向平衡扩容将促使我国资本市场更加繁荣。
所以,股市扩容是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需要。当然,关键在于健康和有序,在于资产供给和资产需求扩容速度之间的平衡。首先,管理层需要掌握资产供给与需求的扩容速度,使之与股市的运行节奏形成良性共振;选择合适的上市资源,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使我国股市能够代表宏观经济的走向;确定合理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不再将股市当作圈钱机器而漫天要价,而尽量让定价市场化。□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