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的传统居行受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所制约,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改变。所以时代不同,人们的居行条件也都不一样。
蒙古草原开发初始,从关内移居而来的汉人因没有建房材料,有的甚至还不懂得怎样建造土房,于是人们便因陋就简,用榆柳粗枝做骨架,用本地盛产的苫房草或茅草搭建成简单的窝棚供垦荒人居住,俗称“立窝棚”,是表示立屯的意思。 如现在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肖家窝棚屯,就是人们在“立窝棚”时起的屯号,其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后随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部分居民开始建土平房。土平房建筑虽比较简单,但自民国以来,建房规矩却较为严谨,房基地选择,一般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在向阳之岗坡,测定以子午线为标准偏东方向,称为“大朝阳”。建房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无雨时节,少数选在立秋后,动工前要请巫师择日。筑墙方法主要有:土坯墙,和泥土加入碎草为“瓤搅”,制成块状土坯,干后垒砌内外涂泥,所砌之墙较为平整。筏子墙,将原始植被中草根密结的地皮切割成块状,垒砌后涂泥。拉哈墙,将欲筑之墙纵横架木,再将涂泥的草束密结在木架上,此墙筑后牢固保温,但易遭鼠害。干打垒,用檩木架于两侧,中间一层土一层草,用木制榔头砸实即成。墙筑后制房盖,纵以梁柁、横以檩木。梁柁的长度和檩木的数量视房子前墙至后墙的距离长短而定。檩木3、5、7、9、11不等。但必须是奇数。檩木上再横以细木称为挂椽,每间房以8根为固定数目。其上铺秫秸或芦苇后,铺黄土踩实,再涂一层碱泥即成。一般的土平房为中间高,前后低,其坡降被称为“滚水”。在上梁时要挂一红布条,还要燃放鞭炮,为之辟邪,祈求吉利。一般人家都建正房以利于采光。在正房两侧盖的房子为厢房,人们习惯将其称为“东西厢”。官府和庙宇则多为青砖瓦房。
房屋建成后,围以方型院墙,一般在左右两侧分建“哈什屋”(仓房)、禽舍等。解放前一般的农村富裕大户为了防备匪患,将院墙建筑高达三丈多,称“窑”,四角所筑的炮台为“响窑”。
内外修缮,春季用碱泥漫房盖,秋季入冬前用黄土抹墙,并用窗户纸将门窗糊严,防止冬季寒气袭人。室内的火炕一年一掏,一般在深秋时节。
汉族人居住习惯,如两间房,长辈住南炕,小辈住北炕,人称“老少间”;三间房,长辈住东屋,小辈住西屋;五间房,长辈必须住东屋的南炕,长兄嫂必须住西屋的南炕。其他人分住各屋。假如正房不够用,可住厢房。这种习惯在部分农村还有延续。现在农村,土平房还依稀可见。但砖瓦房早已成为主流。城里人居住的则主要以楼房为主。此外,民国以后,北方富户有居草房的,贫苦农民还有居住形似窑洞地窨子的。
民国伪满时期,汉族贫民远行除坐畜力车外,还经常以马为脚力,只有个别官员才有自行车。即使附近有铁路,但穷人极少坐火车,甚至有很多人一辈子没见过火车。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出行虽开始坐火车或公共汽车,但很不普遍。职工则开始骑自行车。六十年代后,农民也纷纷开始购置自行车。现私人摩托和汽车在民间已是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蒙古族在游牧时期住的是白毡顶围子,木质百页式哈那蒙古包。这种蒙古包简易轻便,随时可以拆卸,用“勒勒车”即可拉走。蒙古包在大风雪时阻力小,不积雪,能滤水,门小能防积雪,棚顶有通风口,用以排出生火、取暖时产生的烟尘。清光绪年间,蒙古族逐渐定居,选择水草好,有岗坡的地方建立村屯。贵族们建筑五檩三臼的草房,贫民、奴隶建筑简单的草房。民国年间,受汉族影响,也开始建筑三、五、七间的平房。有些贫困的平民、奴隶还将地主废弃的马棚修整后居住,即称“马架子”。后来人们对无梁柁的简易房都称为马架子。1947年后,蒙古族房屋结构基本与汉族趋于一致。
蒙古族人的居住习惯,在一家人中,长辈住南炕,小辈住北炕。如果哥兄弟多时,长辈人住西炕,兄嫂住南炕,弟和弟媳住北炕。如果住三间房,并且哥兄弟多时,长辈和老儿子住西间,其他兄弟住东间,如果有厢房时,长辈和老儿子住正房,兄嫂住厢房。这个居住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蒙古族人游牧时期,长途行走靠骑马,长途运输靠骆驼或用木制的勒勒车。“蒙旗地开放”后,蒙古族的骑乘工具与汉族趋于一致。
满族人古代居住的是泥草房。房子外面围有木棚。住室内南、西、北用土坯砌有火炕(俗称“砖围炕”),窗从外关,窗户纸糊窗外。烟筒叫胡兰,用中空的圆木制作,设在后面。室内配置,根据杨宾的记载“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之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男女各据炕一面。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柳边纪略》。西炕墙上设贡祭祖的“板子”,设香盘,祭祀祖先院落的东南角,立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杆,俗称“索罗杆子”,供祭神之用。这种习俗甚至影响到清军入关后。如北京紫禁城坤宁宫屋内东西北接绕三炕,窗外糊纸,宫前东南方有神杆。满族人世代信奉萨满教,萨满祭祀与设杆祭天结合,后发展成为祭堂子。“堂子是萨满祭祀,主要是祭天。”
站人居住的多为起脊草房,距山墙三尺外另竖高大烟囱,室内“大弯子”(三面)炕。有条件的人家内外屋间壁用木板拼装,炕墙也饰以木板。有些站上人将房门侧的柱角半面露出墙外,平时用油擦得亮亮的,春节时在上面贴春条。另据相关史料记载,各台站还有住土平房的。其形制为方形,并以左右和后房檐包在墙壁中的“三不露”为常见。此形状不但可减少冬季寒气袭人,还防止受附近一般火灾牵连。后来又形成了圆形的土房。其形模拟蒙古包所建。站上人所筑土平房的房盖将四角和屋脊两端用泥土制成翘首状。保持了古典建筑之风。
北方的回族人喜欢独门独院居住,不愿与别的民族混住在一个院内。这样,既可以保持洁净环境,也方便经常淋浴。(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