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寿光]:
非常感谢李培林所长把今年《社会蓝皮书》涵概的内容和要点做了一个提示性的报告。 请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注意,他提到的只是点到为止,具体内容都在书里。《社会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相关的专家,包括研究机构,包括高校,甚至是有关预测机构,共同完成的成果。很多的成果,往往是能得到印证的。比如说前两年我们提到的关于大学生借贷的问题,社会科学家们的作用就在这里,他可以看到更早的苗头,提出警示。和社科院蓝皮书合作的,还有零点咨询研究集团,基本上每年都参与,袁岳董事长,对我们带有品牌性的成果也给予高度的关注。他们研究的报告也是首次在《社会蓝皮书》上发布。下面我们有请袁岳博士做关于2006年、2007年社会形势的报告。
[袁岳]:
非常感谢。我想应该说是和蓝皮书一同成长,我们一直是参与蓝皮书的工作中,用民意测验的方法对社会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所以在调查的第三篇,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调查,是由我们提供的。您可以看到我们的报告很具有历史性,所有主要的数据,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希望把这个研究成为一个长期研究,也许二三十年后,我相信蓝皮书也会长期延续下去,你会感受到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曲线变化。我想和大家重点分析一下今年的指数和以往相比较出的新的特点,我想这样对于看了报告,也起到一个导读的作用。
首先,想和大家说一点,今年老百姓对2006年的总体评价水平,和去年相比,总体上是持平的,但我们把2005年、2006年的水平和2004年相比,有一个下降。也就是说对社会主观的评价水平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相当于70分的水平,我们怎么样来看待在我们这段时间,在社会建设,社会公共行政方面,政府也提出了较多的口号,为什么水平会相对比较低?我想值得我们对它有所分析。我有三个简要的分析。
第一,在这两年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总的方针、方向之下,口号提得比较多,口号提得多,我觉得在地方行政中有一个倾向,就是把这个口号变成了所谓看起来好象是个现实。比如说和谐社会,各个地方说起来是本地很和谐。本来是一个现实目标,但在各个地方的传播中说成一个现实。所以我们在定性研究的时候,老百姓有两个不满,第一是瞎扯比较多,本来是没有的事儿,你说成这样的比较多。第二,你说的这个比较高,大家对社会建设的期望提高了。因为口号提得比较多、比较新,期望提高的也比较快,问题是表现进展比较慢。实际上我们能够建设成功的,做出来的事情比较少。我们在所有的满意度研究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只要期望上升比较快,表现比较慢,不满度是增加的,或者说不满的人群会比较大。这对我们施政基础提出了问题,你的政策主张和表现能力相比较,调子唱多高?如果调子唱过高,社会满意度会下降。
第二,在政府所有的施政事项当中,如果我们分为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话,社会政策总体日水平最低,同时社会政策的得分趋势是下降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水平是高位的,而社会政策是下降的,实际上我们现在老百姓的总体满意度较低,是和社会政策的不足有关。所以,我们现在的这种唱调子的方式,导致老百姓对于社会政策能力更不满,这点也值得提出来。
第三,我们对现在的社会政策,如果进行一个描述的话,我想各个地方政府提出的说法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有一部分国际政策和普通老百姓的关联比较少,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比较硬性的,带有管制性的,也有一些公务行政,也是政策性的概念。还有一部分是服务型公共行政。这部分是和老百姓接触比较多,和许可有关,或者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或者和提供的某一部分公共资源有关。服务型公共行政这两年政府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尤其是对服务型公共行政的关注效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最近在这些方面也有专门的研究,公共服务指数,我们19号在清华大学发布的。在这里面我们可以得到基本结论,跟服务型公共行政相关的两大问题,一个是作为公共行政,公共性不足、服务性不足。虽然是公共服务,但它的公共性不足。老百姓对你的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很低。另外,服务性很低,如果你把它与服务工作相比较,我们政府提供的服务低于垄断性提供的服务。虽然对水、电、气市场对它不满的程度很高,然后把水电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的商业服务,比如说银行,虽然银行最近对外资开放,但仍然具有很强的以国有为主导的特点。它带有国家商业性服务,再把国家主导商业,它低于竞争性的商业服务。这基本上是一个梯状。但公共服务提出的口号最多,但实际的服务水平很低。这样的反差导致民众对这样的评价会有这样一个距离。这是为什么总的来说,民众公共满意度的水平会有这样的分析。
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这么多年里,过去我们做持续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已经八年了,八年来是第一次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超过农村居民。虽然农村居民的绝对生活水平是低于城市居民的,但由于参照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主观一直是超过城市居民的。今年是第一次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超过农村居民。
第二,社会保障。今年是第一年社会保障成为中国居民关注的首位。在过去五年中,处在首位的,除了“非典”那年以外,如果用过去十二年的水平来看,有一年是因为有洪水那年,环保是第一位。“非典”的时候就业失业,在过去五年中,就业下岗是第一位的。今年是第一次社会保障成为第一位。提到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对于医疗问题无论城乡居民产生的结构感是超过养老问题的。这存在对社会保障的担忧度的上升。今年有“社保基金挪用”的态势,本身社保的覆盖面比较低,又出现了腐败案件,使得居民有一个感觉。本来就这么点钱,再被挪用就没戏了,所以这是一个刺激因素。也是我们第二个值得关注的。
第三,在农村居民生活的变化中,有一个因素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农村居民业余生活的变化,在以往是相对因素,比如说经济水平、农村的社会支持服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靠后的一个。但今年成为第一的因素。我们看到居民生活有一定进展的方面,政府方面也提出了利好的消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农村居民生活有一定幅度上升的同时,精神生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类似的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说文化意识生活是其中的一个指标,但只要是城乡居民生活共建的问题。我们看农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在公共感方面,农心的意识是弱化的。缺少最低限度的公共空间,包括文化娱乐空间,培养所谓的社区感。实际上,社区感是变成越来越抽象,缺乏具象的空间去巩固。我们做的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数,发现在城市中,社区图书馆,社区中老百姓可供利用,又形成群体意识的空间是有很大的上升,但实际是严重不足的。在农村中的科技辅导设施是有较高的需求,但感觉实际上是不足的。这是城乡公共空间的变化,也是第三个和大家分享的。
第四个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社会治安问题,社会治安的总水平有所上升。实际上我们把2005年、2006年两年与2004年比较,总水平是处于下降水平。去年出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农村的社会治安从感受上来说是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总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已经影响到城市宜居水平。比如说广州、华南一些城市,其他的各个元素,经济水平、民众收入水平评价都是比较高的,但其中关键的是社会治安,人们的需求中安全是最基础的位置,如果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人民的总体评价就会有很大的下降。包括我们做县市长的评价中,华南城市的经济水平、民众收入水平评价都很高,但社会治安的评价,一票就能够把幅度拉下来。在对投资者的评价中,规模投资者、高品质投资减少,这也是和社会治安有密切的关系。当然,社会治安发展过程中,在我们看到大要案中,有两个元素是民众期望公安部门有所作为。当然现在警察难招,即使你招了步行巡警,巡警也是愿意坐在车里。老百姓是对步行巡警的安全感是比较高的,对在车里的巡警安全感很低。
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在现代的家庭结构中,即使出现了较多的老人,社会压力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独生子女。原因是在于家庭中的权利分配,在倒金字塔的分配之下,对后代的小孩,一个是给予资源更多、给予认可更多,上一代的牺牲更多。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改变,老人对于独生子女工作以后,实际上要他回来看他,生病要他回来伺候,和独生子女相比是减少的,不是增多的。上一代愿意支持小孩子提前买房,这是加强的。在多生子女的家庭里,这个是没有那么强的。所以我们说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是一个独生子女,你在家庭里角色比以往好扮演,你得到的资源较多,对你的要求较低,承担的义务较低。从老人来说,是愿意牺牲自己,当他真正有社会压力的时候,他要表达社会的意见,觉得应该提供养老的保障,它会转化为家庭外的社会压力,而不是家庭内的压力。这个观点对一些学者认为,认为独生子女的日子无法过了,实际上正好相反,独生子女的日子更好过了。这是会成为社会压力,而不是家庭内的压力。
最后是关于消费倾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读,我和李培林有一半是相同的,一半是不同的,我们用的方法是有差别,消费信心是在低水平。我们也知道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是持续提升的,和美国相比,我们的消费信心指数远远低于他,但他的消费行为幅度是明显低于我们。如果你问人,现在是买房的时候吗?不是。你买了吗?买了。这是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的差距。实际上以前消费行为一直在启动,问题在于消费中,我把它总结为四句话或者是四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目前的居民中,重要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投资性质。实际上他并不认为现在是进行消费的好时机,但他进行消费具有投资的期望。不仅是在于房子方面,还有电子消费品、电脑的投入、网络的投入,都带有投资性。大项消费具有相当部分的投资功能。第二是年轻人驱动的消费,我们现在做的消费是成人指数。在驱动家庭消费中,12岁到20岁的年轻人,对家庭进行消费,让家长进行消费,在预期消费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是独生子女对家庭的独特的影响力。独生子女驱动,我们把它叫做青年消费驱动。
时尚心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你觉得年年要换手机吗?不是。但是八个月就换,如果你不换的话,就会很落伍。这里有时尚消费的心理。35岁以上的人群到45岁更明显,个人消费资源是更弱的,转成下一代的时候会强化。包括我们这种转移可以看到财富支出的转移频率是增加的。在电子消费品的研究中,你会发现谈恋爱的人在购买电子消费品的比例与十年前比增加了16倍,比如说MP3会年年更换,尤其是女孩子换MP3,我们总结了,如果不换MP3,男朋友就要换。所以我们看消费心理指数的时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东西,要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看才能够看到完整的图景。谢谢。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