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专稿:2006年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述评
2006年台经济发展态势呈“外热内冷”格局,外需增长强劲,而内需疲弱,全年经济预计增长4.4%,同上年持平,但与周边经济体相比表现最差。台官方预估2007年台经济将维持4%左右的增长水平,增长速度仍劣于其它“小龙”和“小虎”经济。
(一) 总体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虽然台政治、经济环境未出现好转,但由于世界经济景气上升,带动台出口,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仍超过4.5%,高于预期。总体经济形势表现尚可,年均失业率约3.96%,略好于2005年的4.13%;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因内需低迷增长仅约1%;全年储蓄总额首度超过3万亿元新台币,储蓄率为26.68%,创近11年最高,超额储蓄率更高达6.92%;外汇储备11月底为26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排名全球第三。
其一,外部需求大幅增长。2006年台湾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75%,出口与进口双破2000亿美元的大关,全年贸易顺差将达200亿美元。台“主计处”估计2006年全年出口成长率为12.5%。主因:(1)世界经济景气循环达到高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年经济增长率为5%;(2)大陆经济高速增长,前三季经济增长率高达10.7%,并仍维持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3)欧洲经济复苏,欧元区上半年经济增长率达3.4%,创6年来新高,对台采购订单也大幅增长。
其二,民间消费持续低迷。内需不振是台经济近年来面对的主要问题。2006年台内需增长仅1.2%,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较10年前下降一半,仅约25%,远低于其它经济60%的平均水平。其中,台民间消费前三季增长率分别为2.01%、1.38%和0.4%,第三季创下“非典”疫情以来的最低值,预计全年增长1.5%。民间消费持续低迷的最主要原因是台政、经局势与政策导致消费者信心低落。台“中央大学”九月底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表明,民众消费信心创下55个月来的新低纪录,反映岛内民众对政局、经济前景没有信心,不敢消费。此外,民间投资萎缩、银行紧缩信用卡业务等也是抑制民间消费的重要原因。
其三,民间投资停滞。2006年上半年岛内民间投资衰退3.83%,台“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全年民间投资增长0.95%,形同停滞;台“主计处”预测也仅增长1.3%。近年来台湾大型民间投资除已近完工的“六轻”四期及高铁外,多集中于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产业,当这“两兆产业”投资高峰过去或因景气波动减少投资时,并没有其他大规模投资补其空缺,加之岛内投资环境未见改善,以致出现增长停滞现象。
其四,公共支出萎缩。2006年公共支出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延续1999年来的萎缩趋势(2005年除外),其中衰退幅度最高的是公营事业固定投资,降幅高达6.37%,政府消费和固定投资的缩减幅度分别为0.18%和1.47%。2006年政府消费、政府固定投资和公营事业固定投资所占GDP比重分别为11.52%、2.88%和1.68%,合计16.08%,比10年前相比减少8.87个百分点。
(二) 外贸大幅增加
2006年旺盛的出口救了台湾经济。在内需低迷的情况下,台前11个月出、进口总额分别为2044.2亿美元和1860.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和11%,顺差累计18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0.7%,预计全年顺差可超过200亿美元,为近3年来的新高,有力地带动了台湾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方面,出口产品以电机及机械设备为大宗,占50.4%,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占11.1%,精密及光学仪器占8.2%,这三大类产品合计达70%。进口方面,仍以农工原料为主,约占总进口的75%左右,进口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5.4%;消费品进口减少1.1%;资本设备进口则因民间投资不振及飞机进口减少等原因较上年同期衰退2.6%。
地区结构方面,大陆和日本仍分别为台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台湾统计,前11个月台对大陆及香港出口813亿美元,占台出口总额比重的41%,远高于台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14%,但二者的增长率均为1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除两岸贸易屡创新高外,台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快速上升,尤其是对越南、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金额倍增,使东盟六国占台出口比重上升至目前的13.66%,已经接近对美出口比重。若以地区计,台对亚洲地区的出口已占其出口总额的65.5%,台自亚洲地区的进口占台进口总额比重也达56.8%,其中自日本进口份额约23%,显示台湾商品贸易仍以区域内贸易为主。
(三) 工业中度成长
工业增长速度缓慢。2006年前10月台工业生产较上年同期增加5.97%,其中,制造业、水电燃气业和 房屋建筑工程业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6.11%、3.03%和9.58%。前三季台湾制造业累计销售值为80329亿元新台币,同比增加9.41%;其中内销为41280亿元新台币,同比增加4.84%,直接外销为39049亿元新台币,同比增加4.71%。预计全年制造业生产增长率约在5%,属中度成长。但同时,台湾海外生产比重却屡创新高,至10月份高达45%。台湾工业产品的市场以大陆、欧洲和美国增长最快,前9月接单金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73%、25.92%和21.25%。
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台工业外销产品中,电子产品和资讯通信产品贡献最多,显示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在台湾已经日臻成熟。2006年半导体(IC)产业产值预计为12259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增长10.1%。液晶面板(TFT-LCD)产业预计为12845亿元新台币,超过半导体业。台前十大贸易厂商中,液晶面板和半导体厂商有7席,显示台湾贸易和产业结构正迅速向新兴产业集中。据台“工研院经资中心”统计, 2006年台湾大尺寸(10吋以上)TFT-LCD面板出货量可达2.4亿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0%,领先韩国的1.9亿片和39%;按产值计(240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6%,也超越韩国(208亿美元)40%的市场占有率,产量、产值均为世界第一。目前岛内投入TFT-LCD产业研发生产厂商已超过百家,从上游材料、中游面板及下游产品应用等,价值链相当完整。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参差不齐。有的进展较快,如台湾机床产品成长迅速,现已成为仅次于日本、德国的世界最主要机床零部件供货基地,2006年上半年台湾机床零部件出口额2.517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8.0%,以大陆、美国、日本为主要市场。但有的传统产业升级速度并不理想,如台湾纺织业从低价项目转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较慢,近15年已有1640个纺织品制造工厂外移,据台湾纺织研究院估计,台湾纺织工业升级表现虽好于韩国,但落后于日本和欧洲,2006年全年产值为4465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同期下降4.6%。
(四) 服务业比重再攀新高
服务业比重继续扩大。2006年台湾经济成长动能50%以上来自服务业。前3季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上升至73.8%,创下历年新高;同时服务业就业人口约580万人,创造了台湾近59%的就业机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台湾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二是台当局重视服务业的政策起到一定效果。自2004年出台“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后,台当局相关部门大力推动12项重点服务业及24项旗舰计划与主轴措施,对提升服务品质、创造品牌效益,进而提升服务业附加价值起到积极作用。服务业中的金融类产业增长较快,2006年,台湾金融保险不动产业预计增长2%,产值占GDP比重达18%,其中,台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1%,已经高于美国的8%,与香港、新加坡持平。
(五) 财政状况略有改善
台当局财政困境略有缓解。 累计1至11月,税收总额达15122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同期增加321亿元。台“财政部”预估全年税收将逼近16000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增加200多亿元新台币,较预算数超征1200亿元新台币,超征比率约8%,其中,“中央政府”税收超征920亿元,地方政府超征约300亿元。前11月税收中,证交税805.3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212亿元;所得税增加178亿元,首度突破3000亿元新台币大关;营业税及房屋税也略成长;货物税、土地增值税及遗赠税则较上年减少。在税收超征和支出缩减3%的作用下,台“中央政府”2006年财政赤字缩小到500亿元新台币左右,是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另外,全年发行债券4400亿元新台币,其中净增加的举债为790亿元新台币,其余都是为了举新还旧,及降低举债借款利率的操作。
(六) 金融业尚未走出困境
由于台湾当局大陆经贸政策的限制,金融业者不能随台商到大陆投资,近年来只好将经营业务集中在岛内消费金融,但却因整体经济不景气影响消费者还贷能力,年初终于爆发信用卡和金融卡的“双卡风暴”。岛内银行只好将业务再次转向企业金融,向越南等大陆以外的市场发展,但又引起当地银行放款利率竞相杀价,致市场利润微薄。金融机构放款减缓也导致台“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的增长率下降,低于年度目标区的中间值。
台股行情有所回升。全年上涨1500多点,12月初逼近7700点,创6年来新高。主因:一是国际股市全面上涨;二是下半年外资大幅买超台股,金额超过5000亿元新台币,成为推升台股的最大动力;三是国际私募基金积极并购台湾上市柜公司,助涨台股行情。但这并不预示台湾经济即将反弹回暖,相反,企业大规模出售和减资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岛内企业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岛内全年共有7件外资并购上市柜公司的案件,加之近来岛内企业减资风气盛行,前三季上市公司减资金额高达853亿元新台币,而筹资金额却只有1265亿元新台币,分别创下10年来的新高与新低,均凸显岛内投资机会减少,危及业者信心。
(七) 两岸经贸稳定发展
贸易方面,据大陆统计,1—10月两岸贸易额为8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大陆对台出、进口分别为169.6亿美元和7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和18.9%;逆差541.1亿美元,全年逆差额将突破600亿美元。台当局统计, 1—8月两岸贸易总额为512.6亿美元,其中,台出、进口额分别为349.8亿美元和16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21.2%;贸易顺差额为187亿美元。台对大陆出口屡创新高与电子零组件出口快速增长有关,大宗项目包括:机械及电机设备、基本金属及其它非金属制品、含液晶面板在内的精密光学仪器等。
投资方面,据大陆统计,1—10月,台商赴大陆投资项目2932个,同比增加6.6%;实际使用台资17亿美元,同比下降1.2%。台当局统计,1—9月台商赴大陆投资789件,同比减少18.2%,投资金额53.2亿美元,同比增长26.8%。比较两岸统计数据,台湾统计台商赴大陆投资额在增加,大陆统计在减少,说明有部分台资流入大陆后并未进行实际投资,很可能进入股市与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活动,或用于人民币升值套利。
台当局关于“投资大陆上限不能超过公司净值40%”等限制性规定也是阻碍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原因。据台学者调查,受该政策影响最大的岛内前五大行业依次是玻璃、纸业、食品、橡胶及水泥业,主要都是传统产业;最不受影响的则是内需型的观光业、金融业及运输业。目前688家上市公司中,有488家已在大陆投资;532家上柜公司中有350家在大陆投资。其中,有50家上市柜公司投资大陆金额已超过规定,74家公司在大陆投资金额已占规定上限的90%以上。
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的变化趋势日益明显:(1)占大陆外资比重下降。以实际到资额计,台商在大陆投资额已连续4年下降,2006年前10月台资占大陆利用外资约6%,外资来源地仅排第7位。(2)投资带动出口效果显著,台出口大陆产品中有85%是中间产品。(3)电子业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传统产业比重下降。(4)“随台湾客户到大陆投资”成为台商投资的主要动机。(5)台商在大陆的产业供应链逐渐完整,“在地化”倾向明显。(6)两岸同业产品差异缩小。
交流方面,2006年两岸经贸交流活跃,其中以4月在北京举行的“两岸经贸论坛”与10月在海南举行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最具影响力,引起海峡两岸及国际社会的关注。为配合这两次论坛,大陆先后宣布了对台经贸交流15项优惠措施、两岸农业交流合作7项共同建议和20项优惠措施。此外,大陆年内三次采取特别措施协助台湾蕉农解决水果滞销问题;国庆节前后实现两岸“包机节日化”;年底还宣布开放岛内建筑师到大陆来考执照、找工作,对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起到明显效果。
(八)明年展望
展望2007年,在大陆(10.5%降至9.2%)、美国(3.3%降至2.4%)、日本(2.5%降至2.1%)等主要贸易伙伴均调降经济增长率的背景下,台湾外需成长有限,进出口额增长率预计只有4-5%,明年经济将转而依赖内需表现。
如果台当局继续推行目前紧缩的大陆经贸政策,甚至在政治上再有挑衅举动,则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会严重影响岛内民众的投资和消费信心。台“经建会”12月公布的景气调查显示,岛内制造业厂商对未来3个月的景气看好比例仅7%,创5年半来的新低,已经显现“内冷”趋向。台“主计处”预估2007年民间投资仅增长1.6%。内需继续趋冷会使经济表现将再创低点,很难达到4%。如果台当局能务实调整其大陆经贸政策,顺应民意,加速开放“三通”,则岛内需求将可复苏,经济增长率仍可在4%以上。据台“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2007年岛内民间消费增长2.48%,民间投资增长4.34%,出口增长5.8%,进口增长4.56%,全年失业率为3.94%。
各机构对200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依次为:台“经建会”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2%、台“主计处”4.14%、台“中华经济研究院”4.13%、台湾经济研究院4.11%、亚洲开发银行(ADB)4%、环球透视机构(GI)3.6%。
两岸经贸关系也将步入一个竞争加剧、合作加速的新时期。据台湾有关部门测算,随着大陆制造业的快速成长,短期内大陆16%的制造业产品有机会取代台湾制造或出口的产品,最可能的前3项依次为烟草、金属基本工业、电脑通讯及视听电子产品。但同时,两岸经贸的合作空间也在扩大,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产业链正迅速向中上游拓展,与当地经济的关联效果逐渐增大,产业布局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还在增强。两岸贸易与投资仍将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朱磊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