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2月25日电(记者韩世峰 孙英威)历史形成的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一度拖住了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被人形容为“发展瓶颈”。近年来,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借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东风,对国企实施“大手术”,截至目前已使77%的国企完成改制,众多改制企业焕发了生机,成了经济发展的支柱。
用创新思维探索改革新模式
结合以往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哈尔滨市委、市政府近三年来强调,新一轮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经济布局、企业产权、职工身份转换等问题,构建新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现代产权制度,形成符合市场竞争原则的企业运行机制。
哈尔滨市副市长丛国章说,为扫清改革障碍,哈尔滨市创造了市属国有企业“债权债务对冲”的工作模式,从而开创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新方式,即债权方企业的应收款按清产核资政策核销的同时,对债务方企业也要进行对等清理,并将同一笔款项作为企业潜盈收回。2005年,全市有1659户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列入清理范围,经过对近28万笔往来业务进行逐户逐笔审核,清理出6.2亿元应付账款,转作国有资本金,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国有企业间的债务链问题。
在改制实践中,哈尔滨市因企施策,探索出了10大改革模式——运营增值、增资扩股、跨国购并、捆绑出售、渐进改制、搭台引资、先走后破、政策破产、引资退出、竞价售出,相继完成了一批重点企业的战略改制。作为增资扩股模式的典型,哈药集团通过引进中信、华平、辰能三家投资人20.35亿元的资金,使资产达到105亿元左右,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跨国购并模式的代表,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对世界同行业知名企业——德国凯狮公司的购并,一举跃上了世界量具行业的大舞台。
“三道屏障”保障职工利益不受侵害
哈尔滨市国资委常务副主任朱海对记者说,国企改制成功与否,不能光看经济指标,还要看国企职工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为此,哈尔滨市在推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格外关注职工的去向和感受,为此设立了保障职工利益的“三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是要求企业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保证职工知情权,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通过后方可实施;第二道屏障是要求改制企业三年内不准经济裁员或将裁员控制在最低比例,并将此作为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条件,保证职工利益不受损害;第三道屏障是利用改制企业的净资产或国有资产的转让收益来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净资产不足时,可用国有企业的土地和房产筹集资金进行安置。政府也运用改革准备金,对不具备安置条件的企业予以支持,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自身利益。
哈尔滨市还充分利用政策,破解职工安置难题。2004年以来,哈尔滨市利用国家“并轨”政策推动职工劳动关系的转换,截至目前已“并轨”企业达到1774户,“并轨”人员32.8万人,有26.1万人接续了劳动保险关系。哈尔滨筹集经济补偿金29.4亿元,使人均经济补偿金达到8963元。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国企“人到哪里去”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改制国企成为经济支柱
经过三年改革攻坚,哈尔滨国有资本向优势大企业、大集团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5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14户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06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比重为60.8%;工业总产值位列前10位的大企业、大集团共完成产值626亿元,分别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和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6.2%和52.3%。
改制国企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2005年,哈尔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0.8亿元,比改革前的2002年增加386.7亿元,增长89.1%;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95.1亿元,比2002年增长88.5%;利税总额57亿元,比2002年增长41.4%。
统计分析显示,2003年以来,哈尔滨市工业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断攀高,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三年国企改制攻坚战在破除一个旧有格局的同时,也为哈尔滨国企带去了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