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写过很多关于转基因的文章,还出过一本书,把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为什么是安全的,这个高深的科学道理用非常通俗和简明的语言解释得非常清楚了,包括最新的一篇。但我估计这些反对转基因的人士是不屑于读这些文章的。 都是谁在反转基因呢?罪魁祸首就是一些貌似公正的媒体,那些写文章的记者大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在还不明白什么是转基因的情况下,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就开始想当然,其最大的卖点当然我们人类自身的安全。比如南方周末2004年关于转基因水稻的整版歪曲报道。甚至撒谎,比如我们的薛达元研究员认为用转Bt基因大米喂养小白鼠3个月,不能证明其无毒性。方舟子根本就不屑驳他。而事实上,喂养小白鼠的水稻用了好几吨,持续的时间有数年之久。张启发院士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这一点也不错。但因为媒体其巨大的宣传效应,不明就里的老百姓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就开始反对。比如,有一次我去超市买色拉油,推销员见我拿了其中一种便宜的就向我极力推销另外一种贵的,说我拿的是转基因的,有害健康。我就反问你怎么知道转基因的就有害健康。她竟然轻蔑的教育我,转基因有害你这都不知道?还知识分子。
另一类是伪专家,我曾亲耳听某个经济学家说,转基因的水稻虫子都不吃,人还能吃?而这类专家哪怕拿出半个小时来读读方舟子的文章,也就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闹这样的笑话了。而这类专家一旦反对起来其能量还是不小的,我曾听说在关于转基因比较高层次的讨论会上,有院士就直接质问某反对专家是不是专家,懂不懂转基因。早期某些专家尤其非生物领域的专家关于反对转基因的文章,连转基因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能整出一套一套的理论,有兴趣的可以翻翻早期的中文文献。我曾检索了700多篇相关的中文文献,想看看那些反对者到底有哪些低级的错误,无奈时间关系最后放弃了。关于转基因的问题吵的热热闹闹其实就是这两类人。
事实上,我们每年进口的大豆超过1000万吨,大部分都是转基因抗除草剂的大豆,这些大豆相当一部分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食用油,不管它贴了标签还是没有贴,我相信这些反对的专家和热衷于写轰动报道的记者都没少吃,不知道看了这个消息后,晚上肚子会不会肚子疼或哪里不舒服。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显示,2004年伊朗其实已经开始正式推广Bt水稻了。而2005 年全伊朗种植了大约4千公顷的Bt 水稻,已经拉开了伊朗商业种植Bt水稻的序幕,并且为2006年Bt水稻的全面商业种植生产种子。所以中国想成为世界第一个吃转基因水稻的国家估计是没有机会了,而薛达元研究员和他所效力的绿色和平组织应该为了伊朗人民的身体健康着想,努力向伊朗人民宣传转基因的害处。稍微有点知识的反对者,还常常喜欢提的是,转基因威胁生态安全。比如薛达元研究员的“转基因水稻的秧苗会和野生水稻的秧苗杂交,导致后者彻底灭绝。”这里我给薛研究员提供一个更值得担心的信息,玉米是世界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它是由一种类似丑八怪的野生杂草驯化而来的。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人类在这种驯化过程中大概改变了其中的1200个基因。不同于水稻的是,玉米是异交作物,花粉随风飘荡都能使野生玉米杂交上,而野生玉米的起源地墨西哥漫山遍野都是玉米,所以反对者们为了野生玉米不至于被灭绝,应该建议联合国出台相关规章,禁止墨西哥人民种植玉米。相对于一两个已知基因的飘荡(水稻是自交作物,这种飘荡没有人为的帮助还很难)这1200个大部分是未知基因的入侵更加令人恐惧(而且是随意入侵),我想即便是高明的科学家目前估计也难以控制其行踪吧?诸如薛达元研究员和某些大报记者,他们还常用的一个质疑就是利益。假设就是:这些鼓吹转基因的科学家都是没有良心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黄季琨的老婆是创世纪的员工;郭三堆是创世纪的重要股东;张启发、朱桢等是为了自己的技术产品卖个好价钱。那方舟子是为了什么?莫非方舟子是这些科学家或企业雇佣的写手?施鹏翔弱智的建议:“在转基因稻米商业化生产后,如果转基因科学家能保证说,第一,不会成立自己的公司,把种子高价卖给农民。第二,不会把专利高价卖给企业,不会在向农民出售每一粒种子的时候收取专利费,那么,绿色和平无话可说。”按照这个逻辑,北大和清华成立的公司诸如联想,方正,同方都应该关闭,有了什么新技术或产品也不应该去申请什么专利保护,即便保护了也应该免费送给某人,而联想购买IBM更是帮助资本主义大国挣广大社会主义穷人的钱。但是,如果农民花10块钱一斤买种子,种出来的稻谷能值300元;与花5块钱一斤买种子,种出来的稻谷值250块钱相比,我看不出来前者有哪点不好?
我们为什么需要转基因,其实是一个简单明了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好象类似绿色和平的NGO组织和代表社会良心的记者不是很关心。简单的说,我们的粮食不够了。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保守预计,中国到2020年按16亿人口每人平均需要400公斤粮食计算,需要6.4亿吨粮食,这是保守的估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肉蛋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广大农村老百姓,而这些都是以玉米为主的粮食转化而来的,牛奶的饲料转化率是比较高的,但也至少需要4斤饲料才能转化为1斤牛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吃1斤玉米和喝一斤牛奶都是使肚子饱的话,如果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希望天天喝牛奶,那么我就需要生产更多的粮食。而目前我们粮食的总产量不到5亿吨。这么大的缺口靠什么来填。有经济学家说,我们有钱就有粮?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几亿人口的粮食都靠进口那还不得被人家掐着脖子过日子了,最近市场粮食价格稍有波动,总理就紧张得不得了,所以英明领导决策粮食进口要控制在5%以下,我看完全正确。
而过去很多年,我们依靠高水肥,施用大量农药保证了粮食产量的逐年上升,但这些技术手段目前已经达到极限,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危害。我们的NGO组织,记者不去关心化肥农药施用导致了多少灾难性的后果,损失了多少GDP,牺牲了多少无辜的生命。但若听说谁吃了转基因的食品肚子不舒服了,肯定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而且一定上报纸的头条。如果要满足我们未来的粮食需求,就要寻求新的技术突破。记得8月份,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食堂请教第一次绿色革命之父,NormanBorlaug博士,下一次绿色革命是什么?他非常肯定的回答,是生物技术,主要就是转基因技术。后来问他是否知道最近关于中国转基因水稻的风波,他说知道,他还说中国科学家的声音太小了,应该再大点。转基因水稻一定而且已经在推广了。确实,年过九旬的Borlaug目光犀利。利用转基因的技术手段,导入少数几个优良的基因,能够使作物的某些特性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达到高产尤其是稳产的目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我不知道更多反对的理由在哪里?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拥有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太少了,目前世界上的转基因产业基本是2个基因(抗除草剂和Bt基因)支撑起来的,但每个基因的获得都是投入巨大资本,绝对不亚于一个新药的开发成本。我们国家要做的是也下定决心去拿到这样几个基因,而记者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商品化什么?而不是要不要商品化。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报道,说中国的R&D投入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中国对整个农业的科研投入抵不过一个孟山都公司。这才是我们担心的。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