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1.2亿,占总人口的9.09%,其中有1/4是慢性乙型肝炎。
采访人:庄院士,中国的乙型肝炎流行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怎么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比艾滋病毒高100倍?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庄辉院士:病毒性肝炎是常见传染病。 根据病原学,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均由输血、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等经血途径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还可导致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等辅助下方能复制。由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遍及世界各地,病毒携带者多,较易变成慢性,甚至演化成肝硬变和原发性肝癌,所以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生产力。
中国是乙肝大国,全球有3.5亿~4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就占据其中的1/3,有1.2亿个乙肝携带者。我国每年33万人死于乙肝相关肝病或肝癌,也占全球的1/3。据调查推算,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约15%~25%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合并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最终死于相关肝病的危险性,男性为50%,女性为15%。这与男性的病毒不易被清除以及男性吸烟和饮酒等因素有关。
与艾滋病毒相比,由于在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水平及其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都远远高于艾滋病毒,大约是100倍。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更易传播,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数远远高于艾滋病毒感染的原因。
采访人:请您介绍一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
庄辉院士:中国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与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由于对献血人员实施严格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较少发生。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近年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不同乙型肝炎流行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增加,原来低流行地区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使人群的免疫力提高,母婴传播比例下降;社会经济状况改善,医疗服务项目增多,增加了医源性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新发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约32%是由不安
全注射引起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家庭内传播减少;生活方式改变,如静脉内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增加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水平传播;由于乙型肝炎的各种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的发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癌的罪魁祸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非携带者高很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采访人:如何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
庄辉院士:乙型肝炎是可以预防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澳抗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第3针疫苗。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年龄越小,越容易变成慢性感染,长大后得肝癌的风险也越大。因此,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最好在出生后立即接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只有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使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所减轻。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恩替卡韦(博路定)、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等,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替比夫定明年也将在我国上市。
采访人:您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作为医学专家,您如何看待中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
庄辉院士: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仍未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我们历时两个月对全国6个城市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现况调查,发现乙型肝炎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全方位负面影响;不仅是乙型肝炎患者,就是公众也普遍缺乏乙型肝炎的防治知识。而且乙型肝炎治疗市场混乱,药物繁多,方法欠科学规范。
应当注意到,艾滋病的防治基金要远远高于乙型肝炎,这与国际组织对艾滋病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但是从一个医学专家的角度而言,重视艾滋病是绝对必要的。今年2月我国也出台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这对我国乙型肝炎防治起了重要作用。但与艾滋病相比,广大医务人员和公众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根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不久前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非专科医生中,只有34%的人比较充分了解我国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和治疗常识。因此,开展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在我国仍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