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邓卫华 林红梅) 中国的港口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建筑工地。在经历了自2003年以来近4年的高速增长后,大量的投资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向中国港口。然而,专业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还未出现港口投资过热的苗头。
12月18日,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南通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内地第12个亿吨大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大港最多的国家。
按照港口发展的基本理念,港口的发展应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那么,中国港口的发展是否已经过热,或者说已经跨出了“适度超前”的轨道呢?
中国交通部专业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当前中国港口的通过能力还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货运需求,离“适度超前”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港口投资过热的苗头。
据中国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水运规划所副所长沈益华介绍,目前中国港口还存在通过能力不足、大型专业码头不足和进港航道水深不足三大主要问题,港口建设落后已经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2005年,中国沿海港口的通过能力达到25.2亿吨,但当年实际的货运量达到33.8亿吨,港口通过能力亟待提升;集装箱吞吐量的通过能力缺口也超过了1500万标箱。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中国港口发展处于“结构型短缺”状态,部分大型专业码头不足、一些小型码头将逐步被淘汰。港口下放地方后,港口发展由过去的计划投资推动转向“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政绩观”双重推动。因此,特别需要防范由地方政府政绩观主导的“大小码头一起上”的不合理的投资冲动。
交通部综合规划司水运处处长毛建说,国务院刚刚通过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已经对各大港口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这相当于给投资港口指明了方向和重点,防止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或者过度投资。对于尚未纳入规划的港口,国家对于港口建设进行岸线审批,由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进行审批。
按照这一规划,到2010年,中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与完成吞吐量之比将达到1:1,港口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基本适应;到2020年,中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与完成吞吐量之比将达到1.1:1,港口发展速度适当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中国交通部水运司港口管理处处长王金文提醒说,目前中国内地港口投资的重点仍放在港口扩容等量的增长上,但随着港口通过能力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港口投资的重心应逐步转向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和内涵增长上。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