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时间段路堵公交车慢,很多人都会自然地想到出租车。但在南京,晚17点到19点这个时间段,出租车成为紧俏货,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更是一车难求。更为奇特的是,这个时间段是大多数出租车早晚班的换班时间,更让人着急了。 有时候,好不容易等到一辆空车,但对你焦急的招手,他基本上没反应,就是停下来,也要先问你去哪里,如果运气好和他交接班的地方接近的话,还可以顺利上车到达目的地。但大多数的时候是,你在寒风中等上半个小时,也等不上一辆。
南京的出租车问题,早就成了市民的话题,大家也是意见多多。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客管处,在很多时候成为这些意见的主要诟病对象,也是在情理之中。
客管处其实也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从原则上讲,出租车的配置应该是“饥渴式的”,一个城市交通客运配置原则上是公交按最大需求配置,出租车因为高峰平峰的差异,很多人出租车的消费不是经常性的,这些决定了出租不可能按最大需求配置。其实二大因素导致了晚高峰的打车难,一是道路拥堵,二是交接班问题。客管处的调查显示,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强制,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交接班呢?这个里面肯定有合理的因素在支撑。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个时间段的获利水平太低。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点,这个时间那么多人想打车,生意是最好的时候,怎么会是获利水平低的时段呢?其实这里面有个误解在里面,虽然这个时间段对出租车的需求量很大,但一个是短途需要比较多,另一个就是路上很堵,往往几公里的起步价盈利水平,要走半天都到不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出租车的驾驶员在这个时间段交接班,白班夜班的都可以兼顾到各自的家庭,至少是在这个时间段交接班,都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吃个晚饭。按照有的出租车驾驶员的说法,我们也是人呀,我们都有家庭,白班的家庭晚一点,夜班的家庭早一点,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吃个晚饭。
客管处认为这样的事实,是没有办法用行政命令去强制改变的,是有其合理性的,如何进行政策上的引导,才是出路。比如用什么方式提高这个时间段的盈利水平?但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客管处对出租车问题只讲缓解不能讲解决,根本的解决出路还是在大公交的完善,抑制这个特殊时间段对出租车的过度需求。出租毕竟是服务于特殊群体特殊需求的,不是公交式的通勤。
南京现在是一座堵城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各方面的。如何让南京走出堵城?客运管理处应该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这个城市的市民出行的通畅,公共交通的快捷方便,客运市场的管理监督,样样都直接关系到民生。市场监管、业内监管、公交出租服务营运,客运管理处工作范围不可谓不广。全处150多人,仅仅一项营运车辆的检查工作,全年还没到底,就完成了25万车次,这个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全处人员没有星期六,只有一个星期天,还经常要上路查黑车,节假日更是没有指望。即便如此,吴处长还是表示: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首要工作是发展大公交战略,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就还有很多,促进出台和保障实施公交优先的政策,具体到是不是能做到公交的路权优先、信号灯优先等诸多方面,还有对公交和出租营运的补贴补偿,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营运动力,还有公交场站建设网络布局调整等等方面。我们客运管理三大任务:保障供给(即有车),保障服务,保障次序,我们的工作中心是市场监管,因为我们的管理对象是在市场上,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在市场上,所以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尺度也是在市场上,我们的管理理念必须向着市场转变,市民的满意度就是我们工作的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