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11时至12时,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穿”上最后一块膜“外衣”——最后一片ETFE膜被安装在水立方的“屋顶”。被蓝色“水泡”包裹的“冰块”建筑外观首次全景亮相。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通过安装在现场的6台摄像机从6个角度全程直播了这一历史时刻。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591天,作为北京奥运三大标志建筑之一的水立方已经展示出完整的“奥运装”,转入内部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07年10月全部完工。
今日现场
“防鸟线”护卫膜结构
11时20分,记者在直播现场看到,最后一块气枕位于“水立方”顶部的中间位置,由于今天户外气温非常低,站在屋顶的工人都穿着厚厚的棉制工作服紧张忙碌着。据现场工程负责人介绍,今天最后一块气枕的安装时间约为40多分钟。这种名为ETFE的膜材料看上去只有牛皮纸厚,对着阳光望去非常剔透。不过据工程负责人介绍:“虽然这种含氟的膜材料看似很薄透,透光率能达到90%,但实际上强度却非常高,即便在上面放辆汽车也完全能够承重。”
在现场记者还了解到,为了防止鸟类对“水立方”的外层膜结构造成损害,在膜结构的四周都专门设有“防鸟线”。同时在“水立方”正式完工后四周还将设有四米宽的护城河进行保护,以避免人为的利器刮伤。另外,针对“水立方”膜结构的保护问题,记者在现场还请教了工程负责人,据介绍膜结构3000个气枕的充气系统是全自动,其中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工作人员都能通过电脑及时捕捉和发现。即便是其中某个气枕出现了故障和问题,因为每个气枕都是用螺钉固定,而且每个气枕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充气系统,因此维修和更换都非常方便。
11时51分,工人拧上了“水立方”膜结构最后一个气枕边框的螺丝钉。
揭秘1
3000个水泡泡披上膜外衣
从外部看,水蓝色的“水立方”像一个透明“冰块”,透过蓝色的膜还隐约可见“钢骨架”。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的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的膜材料。
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它独特的膜外套共由3000多个“水泡泡”——气枕组成。这些气枕模仿大自然液体的气泡,面积各不相同,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26万平方米,并且这套膜外套还不止一层。水立方顶部的气枕膜层数已达4层,而墙体的膜则在2至3层之间。
所有气枕在运到场馆前,要先在加工厂按照施工方的要求进行裁剪,并一一编号。到达现场后,按照编号安装到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成功的气枕将通过事先安装在钢架上的充气管线充气变成“气泡”,整个充气过程由电脑智能监控,并根据当时的气压、光照等条件使“气泡”保持最佳状态。
揭秘2神奇膜外衣基本不沾灰
这种膜材料有自洁功能,表面基本上不沾灰尘。即使沾上灰尘,自然降水也足以使之清洁如新。
这身膜外套强度经反复检测,结果表明即使在冰雹天气使用也没有问题。膜单层厚度为0.3毫米,气枕里面所充的是过滤过的普通空气,内部压力控制的压力在250至300帕之间。形象地说,一个人在膜上做蹦床的动作,承受起来没问题。万一出现外膜破裂,根据应急预案,8小时内可以将破损的外膜修补或更换新的膜。
ETFE膜里面装配系统在国家游泳中心的运用、尝试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复杂、技术综合最全面的一次,堪称世界之最。
背景
主体结构设计年限100年
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唯一一个由港澳台侨胞捐资建设的标志性奥运场馆。目前,超过10万人参加捐赠,捐赠到位资金已超6.5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台湾的捐赠金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近1000人参加了捐赠。
水立方的标准座席有17000个,其中临时座席约13000个,永久坐席4000个。奥运会期间,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奥运会赛后将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大型水上运动中心,能为公众提供水上娱乐、运动、休闲、健身等服务。其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链接
7大运营区准备赛后运营
水立方的设计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国家游泳中心项目在满足奥运会比赛要求的同时,在设计中为赛后运营做了最大限度的考虑,现有设计将国家游泳中心的赛后使用最大化,将比赛和娱乐有机的结合起来。
目前在设计中将国家游泳中心主要分成7个运营分区,分别是:主比赛大厅(包括比赛池、跳水池)、热身池大厅(热身池)、嬉水大厅(嬉水乐园)、多功能厅(冰场)、南小楼、北小楼、商业街。
水立方大事记
2003年12月24日 水立方正式开工
2006年4月10日 钢结构的最后一个构件
吊装到位主体结构封顶
2006年12月7日 水立方对中外媒体开放
2006年12月26日 外层膜结构完工
2007年10月 全部工程完工
2008年2月 第一场测试赛中国游泳
公开赛将举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