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综合报道12月20日,惠州海上应急搜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始负责大亚湾海上搜寻救助和油类化学品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处理等工作,肩负起惠州海上事故应急、维护海上交通安全的重任,标志着大亚湾海上应急体系初步建成。
海上船舶溢油事故
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据惠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海上应急搜救中心成立后不仅可以应急处理海上船舶溢油事故,而且一旦海上发生船舶安全事故,中心可以组织、协调、指挥海洋、海事各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和附近船只进行营救。同时,海上应急救援中心设立热线电话12395,值班人员在大亚湾澳头港24小时待命,确保接到求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奔赴出事地点。据悉,搜救中心将与广东海事局珠海高栏海巡基地遥相呼应,珠江口东西两翼对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将大大提升。
目前,惠州海上搜救中心已经具备50人以下的海上搜救能力和20吨的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随着海上应急体系的初步形成,按照海上应急搜救中心的处理能力,海域海事应急处置能力将达到100海里。搜救中心还拥有我国第一艘按照《浮油回收船检验指南》法规设计和制造的多功能油污回收船‘碧海1号’、集世界上最先进的多种科技于一身的“海巡152号”海巡舰。另外,海上溢油应急设备库也已投入使用,拥有储备吸油毡150余吨、吸油拖缆3万多米、索科罗吸附剂8吨、消油剂200余吨和围油栏10000余米等配套防污设备,逐步具备应对海上二级油污事故的能力。
化工企业危险品
年吞吐量1200万吨
据悉,随着大亚湾区迅速发展成集易燃易爆石油化工生产、储存、加工、装卸、运输于一体的沿海石化工业基地,海上油轮往来日益频繁。目前大亚湾区与化工相关的企业约100家,其中中海壳牌、华德原油仓储、LNG发电厂、普莱克斯工业气体、中海裂解汽油综合利用等一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先后建成投产,1200万吨炼油项目和普利司通等一批中下游石化产业项目也开始动工建设。由荃湾港区、东马港区和澳头港区组成的惠州港已建成投产的码头有13座32个泊位,2005年危险品年吞吐量达1200万吨。
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惠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5000万吨,其中危险化学品4000万吨,集装箱生成量800万箱,进出港船舶每年将达1.5万艘,其中危运船舶将达5000艘以上。
实现上级政府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联动
目前,大亚湾区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对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建设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安排,并以现有专业救援队伍为基础,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专业救援队伍等建设。今后,大亚湾区将“110、119、120、122”四台合一及海上VTS救援系统网络,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分类处置、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与上级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等专业救援指挥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提高应对重特大事故的综合处置能力,以确保所有的油、气库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行业的绝对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