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2月26日电(记者王传真)
记者26日从深圳市行业协会服务署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深圳市201名在行业协会兼职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已按规定全部脱钩,行业协会在人、财、物等方面已基本实现了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完全脱钩。
截至今年11月,深圳市行业协会已发展到184家,从业人员达2500多人,覆盖了全市国民经济主要领域。行业协会发挥了搭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平台、整合行业资源、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等作用。但是,行业协会的发展还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协调、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配套管理办法、协会生存能力弱等问题。
对深圳市行业协会的抽样调查显示,54%的行业协会仍以会费为主要经费来源,29%的行业协会主要以提供有偿服务获得经费;行业协会专职人员少,64%的行业协会专职人员少于10人。据估计,深圳市的行业协会只有约20%功能发挥到位,40%左右运行较正常,而其余的协会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深圳市行业协会服务署署长葛明介绍,深圳市积极推进行业协会民间化改革,政府相关行业的管理职能和工作事项正在向行业协会依法、有序转移。行业协会正在实现“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
截至目前,全市行业协会都有独立的基本账户、会计人员和较为完善的财务年度报表。超过80%的行业协会通过租用社会物业、会员提供、购买等方法解决办公场所问题,另有少量协会使用政府物业,没有与原业务主管单位合署办公的情况。2004年10月以来,这个市新成立行业协会43家,基本为民间自行发起和市场化运行,初步实现了行业协会“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理会务”。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