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面对斑驳的历史,人们将会回想起2006,那个由一坨“馒头”引发的充满恶搞的遥远的年头。
那一年,一坨名叫《无极》的电影刚刚上映,凭着一坨放人体风筝的男人、一坨头发脱离了地球引力的女人、一坨印有鲜红血点的馒头,成为当时横扫四方、不可一世的影片。
这时,一坨名叫胡戈的年轻人携一砣轻巧的“馒头”浮出网络,将《无极》一顿恶搞,人们无不欣欣然若逢甘露。而后,在相当长的一坨时间内,稍有知识的人言必称“馒头”,行必成恶搞。
于是,当文坛长老白烨称“80后作家还没进入文坛”时,韩寒以一坨“文坛是个屁”恶搞文坛;当赵丽华的诗歌公然亮相,整个社会以“梨花体”恶搞诗坛;那一年,油画被安迪恶搞,“武林”被“外传”恶搞,影坛被《大电影之数百亿》恶搞……
那一年,几乎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恶搞别人,或被别人恶搞。
那一年,一个特殊的人物——“你”,被美国《时代》选为年度人物,“你”,就是所有网络内容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那一年,由于网络、博客的快速繁殖,恶搞愈演愈烈、风风火火、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那一年,史称“恶搞元年”。
很多年后,面对斑驳的历史,人们将把那个充满恶搞的遥远的年头,归为“娱乐至死”的年代。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恶搞是一种全新的娱乐精神,它生而带有狂欢、颠覆的性质,面对庞然大物、面对话语霸权,它倡导草根、平民,它是对严肃、古板的文化秩序的必然反弹。
但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恶搞也易于泛滥,易助长“人们对娱乐的无尽欲望”,易使人们丧失面对世界的标准,陷于“我们热爱的将毁灭我们”的悲剧。
所以,即使在充满恶搞的2006年,也一直有一股力量牵制着恶搞肆意蔓延,这股力量藏于人们对《乔家大院》、对《大国崛起》、对《三峡好人》、对易中天于丹、对中国龙的热情和追慕中。
很多年后,面对斑驳的历史,人们将怀念2006,那个因恶搞和重建而生气勃勃的遥远的年头。
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