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云南镇沅苦聪人的贫困问题,我国各方共落实资金11765万元,安排了5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目前,苦聪山寨昔日落后面貌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在26日举行的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上表示,目前我国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投入。 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0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就向民族地区投入51.5亿元,比上年增加3.1亿元。国务院扶贫办还安排专项资金,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在继续扶持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对在民族地区认定的68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带动民族地区贫困农牧民增收。
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介绍,“十五”期间,发展改革委为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累计安排资金48亿元,约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总量的85%,搬迁贫困群众100万人,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2006年,还将继续安排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约7亿元,搬迁贫困人口14万人。
“‘十五’期间,国家累计安排民族地区以工代赈资金140亿元,约占全国总规模的45%。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支付贫困群众劳动报酬22亿多元,提高了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2006年,国家发改委继续安排25亿元以工代赈资金支持民族地区。”杜鹰介绍,在“十一五”期间还将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
高鸿宾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到“十五”末,全国民族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187元增加到2005年的1633元。8个民族省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了293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了51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8.6%下降到6.2%。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此外,在2006年,民族地区又有6073个重点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提出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