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医生,唯独医疗不是硬指标。”——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荒唐?但来自医疗工作者的这一感慨,却反映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当前的医师考核制度,正在造成医生职业令人尴尬的本位缺失。
科研成了最终的硬指标 医疗水平如何反倒无关紧要
在山东济南一家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一位年轻的主任医师给记者介绍了他的三大块工作:医疗、科研、教学。 其中,教学有固定课时,算是有考核指标;科研必须有论文、课题,自不必说;可唯独本职工作的医疗,却没有任何硬性标准,在医生的各种考评中,本应最重的医疗水平,反倒无关大局。
再仔细分析,虽说教学有指标,但每位医生都可以按部就班地上课,完成这一指标也不成问题。
就是说,最终的硬指标,只有科研一条。
这一指标有多“硬”?看看山东省内某家大医院的规定就可清晰了解:按规定,晋升高级职称,至少发表一篇能SCI(科学引文索引)索引的论文。在外科领域,全国只有发表在《中华医学——外科版》的论文才有望入选。这份双月刊杂志,一年算下来能发百十篇,还不够这一家医院医生评高级职称用的。
顶尖杂志不够用,医院只有降低标准,将刊物分为A类B类,然后通过折算,以数量来弥补。但无论是质是量,论文都始终是决定医生职称升迁的关键。省城某家大医院,前些年竟出现过某医生一年发表200篇论文的“奇观”。无怪乎在我省一家医院,医生们调侃地说“某某医院”应该改成“某某研究院”。
偏离临床的反常医学研究
虽然过于重视科研弊端明显,但对提高医学水平总不无好处吧?答案是否定的。
省城某大医院的一位年轻博士分析了其中缘由:由于我国医学科研水平相对落后,所以我们医学工作者通过临床发现的研究课题,往往在国际上显得落伍,很难得到SCI索引这样的“待遇”。而如果从国际刊物上找到一个新成果,然后将其进行论证,更容易得到“国际关注”。如国际医学界发现一个新的因子,我们的医生就会以临床上各种疾病与这种因子的关系逐一进行研究———“其实这种关系毫无临床意义”。
“大凡真正的科研,正常过程为:第一步,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第二步,提出假说;第三步,通过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或推翻。很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前两者最为关键,因为这里出思路。但我们的医疗科研,基本上没有前两个环节,思路不见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科研一开始就是伪科研!”这位博士愤愤地总结。
“伪科研”导致弄虚作假
“伪科研”的另一层含义,是研究和申报充斥着大量弄虚作假的成分。
山东济南某大医院的一位年轻大夫,以手术精细得能接小白鼠尾巴上的血管而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但是面对记者他却说:“我现在必须要着手造假了。”
他告诉记者,自己两年前评上副主任医师,按正常年限,3年后就面临着高级晋升。其间他必须完成3项任务:完成一篇SCI索引论文;申请一个省自然科学资金以上的科研课题;获得一个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奖励。而这三条,按照他正常的工作规律是不可能完成的,非造假不行。
“单讲论文,通过查阅尖端杂志选择一个论文题目也不算难,但要证明这个论点,总得需要上千例的临床实验。而这在3年中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就只好作弊:一是直接做假,将几起实验说成几十甚至上百起;二是从同事那里凑凑病例数。”
卫生部成果评定委员会委员、齐鲁医院著名教授孙靖中称,近年来他审定的论文课题,大部分都经不起推敲。如他前不久审定的一篇关于女性对乳房自查能否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论文,从课题设计上看,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参加实验的所有健康妇女,每3个月由医生指导做一次乳房自查。一看这就很难做到。但就是这样的课题却一直报到了国家级成果。
一位副主任医师介绍,两年前他上报的一篇科研课题,在送审时被否定了。但不久前发现,同样的课题目前已正式立项了。而课题申报者,恰好是当年参与审定的一位专家。
有专业人士分析,对医院来说,医疗水平一时很难用硬指标给出直观的标准。而在当前卫生体制下,一般大医院有非常稳定的病源,所以医疗水平倒显得不重要了。而各医院“贡献”的论文和课题,就成为医院展示其实力的最有力指标。
这种短视的追求,对医院长期发展遗害无穷。一位中年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我们不否认,即使在当前这种评价机制下,也会出现科研、医疗两方面都齐头并进的好大夫,但这样的好大夫绝不会超过5%。大部分医生,只会在这种毫无意义的科研中步入迷途。目前,各医院还有许多老专家把关,但随着他们相继离开工作岗位,我们能指望这5%的大夫撑起医院的医疗水平吗?(完)(记者 宋弢 王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