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鄂尔多斯“百眼井”为成吉思汗征战用“坎儿井”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7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有一处古井群遗址,名为“百眼井”。专家近年研究发现,这处古井群遗址是成吉思汗1226年征西夏时,用来解决兵马饮水问题的“坎儿井”。
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巴图吉日嘎拉介绍说,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史集》记载中,曾两次提到成吉思汗1226年征西夏时,来到“翁浑——答兰——忽都黑”。专家认为,此地当为今日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山地区的“百眼井”。
“百眼井”蒙古语称“敖伦诺亥因·忽都黑”,意为“众犬之井”,位于阿尔寨石窟东南约20公里处,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季节河上留有大约80眼古井。河床地带被风吹得凸凹不平,平时虽无流水,但一旦有雷雨便会形成滚滚洪流,因此河床下面地下水丰富。古井正是为了利用地下潜流水而开挖的,这种古井与新疆和伊朗等地的“坎儿井”性质原理相同。
据专家介绍,蒙古语之所以将“百眼井”称之为“众犬之井”,是因为相传成吉思汗率兵前往西夏时曾路过此地,为了让随军猎犬饮水而挖掘多眼水井。而在阿尔巴斯山中,只有“百眼井”一地才有丰足的水源可以解决成吉思汗数万兵马的饮水问题。
另外,宋人范仲淹的文集中收有一幅《西夏地形图》。图中灵州(在今鄂托克旗境内)通往契丹界的驿道上有12个驿站,学者称之为“夏辽驿道”。这些驿站的共同特点就是“井”字很多,说明驿站多依井而设。其中令人关注的是陌井驿。历史学家认为,西夏的陌井驿就是今天的“百眼井”。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