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自招”驶上改革轨道
时隔13年后,复旦和上海交大终于重新启动自主招生这辆列车,驶在一条令人憧憬的改革轨道上。?
撰稿/陈统奎(记者)
最近,京沪几所名牌大学领头,国内掀起两股“自主招生改革”浪潮。 起先,北京传来5%自主招生五校联考的消息,嗣后,身处上海的复旦大学宣布取消5%自主招生“校内加分”政策。
在新闻发布会上,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的一席话让人印象深刻:“一名考生在高考时多20分是何等艰难,但参加了一所学校的考试,拿到加分表格,就可以有20分的加分,科学性和公平性由此打了折扣。”
目前全国52所拥有5%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在高考录取过程中都推出“校内加分”政策作为吸引优秀生源的法宝。复旦此举被认为“自砸法宝”,用蔡达峰自己的话来说:“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勇气。”
然而,这到底是冠冕堂皇的道德高调,还是自主招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两场接踵而至的“自主招生改革”,有哪些精彩看点?
五校联考
北京传来消息: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将利用教育部授予的5%自主招生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并自行组织面试,从“各自为战”迈向了“联考招生”。
“五校联考最大的好处是节约成本,但是这项改革并不彻底。”复旦大学高教研究资深专家张晓鹏如此评价。根据五校协定,学生在报名时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学校,并参加由该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所谓五校联考,只不过是五校一起为命题和阅卷埋单。
“五校联考”招生方式可说是高校自主权的体现。但是这个自主权限是极其有限的,“五校联考”还不能直接录取学生,仅确认拥有“5%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参加高考,并在第一志愿填报所申请学校,同时高考成绩在本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以上,这样就可以享受“降分录取或加分录取”,被优先录取。
“五校联考”依然带着“高考尾巴”——学生不仅要参加高考,而且分数必须在一本之上,在如此刚性的规定面前,高校自主性空间有限,“降分录取”或者“加分录取”也就成为通行的办法。
“这还不是真正彻底的自主招生,准确地说,与复旦、上海交大今年春天的自主招生改革相比,叫‘小自主招生’。”张晓鹏认为,只要高考分数依然是“不得不”参考的依据,高校的自主招生只能称其为“半自主”。“自主招生强调的是学校拥有招生的自主决定权。”张晓鹏指出,尽管当前高考是国内最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升学性考试,但是高考分数是否作为自主招生的依据,应该由高校来决定,“承认这个分数的权力在学校”。
在张晓鹏看来,现在这个“五校联考”模式,五校仍显“自私”,学生只能报考其中一所高校,由于五所高校之间存在竞争,他们并不愿意赋予学生选择权,让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学校。理由很简单,高校关心的是用最小的成本招到足额的学生。至于学生的择校权,现在还顾不上。如果让学生同时报考几所学校,可能会出现一个学生同时被几所学校录取,高校招生的成本将大大增加,技术层面的录取程序将变得繁杂许多。
取消加分背后
几乎与此同时,复旦大学新闻中心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副校长蔡达峰宣布了复旦取消在5%自主招生中的“校内加分”政策,此举在国内尚属首例。
“取消加分是希望学生在报考时不要被加分所左右,可以更客观理性地看待这所大学是否适合自己。”蔡达峰说。
加分取消,但复旦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优惠政策。当天公布的《2007年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方案》这样写道:“具体优惠政策以考生与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签订的协议为准。”这一句话所传达的信息太隐蔽了,隐蔽到很多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其实,这个政策也许比“校内加分”更有威力。
“校内加分”是什么呢?张晓鹏举了一个具体事例。今年高考后,他和另一位老师代表复旦去山西做招生咨询,在他的记忆里,山西有一位考生高考原始分为611分,他取得了某项比赛的全国一等奖,当地招生部门给他加分20分,然后复旦大学在录取他时,又因为他参加了复旦自主选拔测试并取得优异成绩,校内加分20分,这名学生的分数一下子变成651分,因而得以进入他梦寐以求的专业。
张晓鹏说,如今取消加分,复旦变得更灵活了,复旦可以分别跟学生一对一谈判并签订协议,“具体优惠政策”可以是奖学金,也可以是好专业,还可以是其他更吸引学生的条件,“更加个性化,更能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才”。
2006年夏天,复旦大学在上海推出了实质性的10%自主招生,高考成绩不再作为录取学生的决定性依据,被认为是50多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中的一场“革命”。当时记者采访蔡达峰,他强调说,复旦要招有个性的学生,复旦要做有个性的大学,自主招生可以帮复旦实现这个梦想。
张晓鹏道出了其中的奥妙:“5%自主招生中,试图通过降20分,或者加20分来选拔专才、奇才,但是效果不佳,如果真是那种连高考都无法通过的奇才偏才,加分何用?”
去年便有一个典型案例。山东一名考生,获得了一个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但高考分数线只够专科线,如果套用5%自主招生的加分政策,这个学生依然与本科无缘。这个学生与很多名牌大学联系,都没有被录取,最后一刻才被山东大学特招录取。
大局变革待何时?
2006年,沪上两所著名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实质性的自主招生改革,为中国高校招生改革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4月初,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对记者说:“所谓自主招生,就是建立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原来政府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招生工作,现在则需要复旦和考生直接建立关系。”他说,多少年来,复旦招生办公室不能名副其实,在高考统一招生体制下,招生办只有录取功能而无招生功能。这一次,自主招生改革终于让招生功能回归这间办公室。
张晓鹏认为,招生本来就是大学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大学缺位太久了。政府把大学招生工作大包大揽,大学虽然省事了,但也与基础教育脱节了,丢失了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
复旦和上海交大自主招生改革,唤醒了沉睡着的高校招生办,在这场改革中,教育主管部门成为授权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而不是具体操作者。
有人认为政府只允许复旦、交大改革,是政府滥用公权力为这两所学校抢生源“吃偏饭”。“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张晓鹏认为复旦和交大的改革来之不易。众所周知,复旦和上海交大2006年的自主招生仍留有一条“尾巴”,即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还需参加高考,且其成绩“原则上”还得在“一本线”上。教育主管部门在批准自主招生改革时的谨慎心态不言自明。
“让自主招生被录取考生再参加高考,不仅徒增考生报考成本,而且大大淡化了改革的意义。”张晓鹏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支持更多高校探索自主招生改革,同时进一步下放权力,让自主招生被录取考生无需再参加高考,并且允许更多的学校参与自主招生改革,这“将有助于各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更利于自主招生改革环境的建设”。
张晓鹏说,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学校公信力不如政府,有些人习惯于对高校自主招生实行‘有罪推定’,认为它不如传统的高考公平。但实质上,自主招生是“多把尺子”考核考生,传统的高考是“一把尺子”考核考生,自主招生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对考生评价标准的改革,建立起包括学校推荐、资格笔试、面试等综合考核体系,“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多几把尺子总比一把尺子更显公平吧?”
复旦和交大今年的自主招生改革“轻舟已过万重山”,据说一份考生投诉也没有接到。两所高校引进了教授面试机制,发动100多名教授参与招生工作,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独有的”,张晓鹏说。
其实,早在1990年代初期,自主招生曾在国内复苏。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就开始自主招生。当时上海准备用3年左右逐步取消统一招生,可惜这一设想并未实现。时隔13年后,复旦和上海交大终于重新启动自主招生这辆列车,驶在一条令人憧憬的改革轨道上。■ (责任编辑:王玲玲) |